佛教節慶與民間習俗

宋滌姬 |2012.07.08
4954觀看次
字級

三寶節是哪三天?佛教節慶流傳到中國,和民間做了怎樣的融合,對大眾的生活有哪些影響?

佛光山福慧家園共修會七月一日講題為「佛教的節慶」,禮請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主持,與談人為:佛光大學慧宜法師、都監院書記慧是法師、慧菩法師、慧裴法師、寺務監院室法務組慧祐法師、園藝組慧護法師,逾千名來自各地信眾歡喜聞法,心開意解。

慧傳法師首先簡說各宗教的重要慶典,如基督教的耶誕節、復活節,伊斯蘭教的齋戒日等,中國民間也有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佛教在東漢明帝傳入中國後,佛教慶典和民間節日相互融和,成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

如廣西甘田鎮的居民,每月初一、十五到天懷寺誦經,由此識字並學習文化,天懷寺在一九五三年被摧毀,寺內收藏的大量經書散落附近民間,甘田鎮居民繼續往常誦經習俗,教育子孫諸惡莫做,眾善奉行,祈求全家平安,消災免難,這正是佛教融入民間的最好範例。

佛教慶典和民間節日融和

「春節向來是中國重要節日,國外遊子,一定趕在春節前回國吃團圓飯。」慧護法師說明春節的重要性,並簡介佛光山在民國六十九年首次舉辦平安燈會,並有燒頭香、禮千佛、朝山等活動,讓大眾在一年之初就能點亮心靈智慧之燈。正月初一也是彌勒佛聖誕,彌勒佛的形像讓人一見就苦惱清除、心生歡喜。

農曆正月除了春節,還有「供佛齋天」及「元宵提燈大會」,慧菩法師解說正月初九供佛齋天,即民間的拜天公。民間感謝天神護佑,使得風調雨順,五穀豐收;佛門擴大感謝的對象,以「供佛齋天」的儀式,禮謝諸佛菩薩及護法龍天,期許人心走向光明,弘法諸事順遂。

元宵燈會源於東漢明帝,明帝見到佛陀舍利大放光明,心生歡喜,下令全國在農曆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晚上張燈結彩,街道便如燈河般明亮,慧菩法師勉勵大眾提起心燈,照亮自己與別人。

「佛寶及法寶節都與本師釋迦牟尼佛有關」,慧裴法師詳說因緣,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四月初八,釋迦牟尼佛誕生在藍毗尼園,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開口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時天神降水,沐浴小王子,因此在佛陀聖誕這天,舉行浴佛法會來慶祝,藉由灌沐如來,學習滅除煩惱,增長智慧。

佛誕節為國定假日

台灣在民國八十八年,正式宣布佛誕節為國定假日,與母親節同一天;而泰國、斯里蘭卡、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尼泊爾等國甚至將佛陀的出生、成道、涅槃訂為衛塞節,不但隆重舉辦慶祝活動,且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獲聯合國承認,正名為「聯合國衛塞節」。此外,以基督教為主國家也一起同慶,如澳洲昆士蘭布里斯本慶祝佛誕有三天活動,包含華人及當地居民約二十萬人參與;南島基督城的牧師也一起來慶祝,藉此將和平理念融入當地文化。

法寶節在農曆十二月八日,佛光山在當日會為大眾奉上平安粥,希望大眾同沾佛陀成道的法喜。因十二月為臘月,所以又稱「臘八粥」。

那麼僧寶節又是哪一天呢?慧祐法師說明,是農曆七月十五,民間稱中元節當天,佛門卻稱為佛歡喜日;農曆七月民間俗稱鬼月,佛門稱報恩月與孝道月。緣於目犍連想救度處於地獄的母親,但神通不敵業力,佛陀教導目犍連在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也就是農曆七月十五日,供養十方僧眾,以此功德救度母親。而在結夏安居時僧人專心辦道,開悟者眾,佛陀見到佛法得以傳承,十分歡喜,而稱為佛歡喜日。

佛光山在農曆七月,為感謝信眾護持,每晚舉行延生普佛法會,回向護法檀那。

與報恩及孝道有關的還有清明節,中國人敬天尊祖,特別重視清明掃墓,佛教各道場也會舉行清明法會。佛光山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慧是法師表示,這三寶佛寓有「生死自在」的深意。藥師佛廣發十二大願,為眾生拔苦消災,培養正見,因此佛門在農曆九月三十日藥師佛聖誕,舉行藥師法會。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廣攝眾生。彌陀聖誕在農曆十一月十七日,各佛寺以佛號不斷來與佛心相應。慧是法師也提醒,生死自在,並非僅依靠諸佛的大願,而是務實做好每件事,把光明照亮別人,就能時時自在,擁有「乘法」的人生。

「觀音菩薩就像母親一樣,慈悲遍照。」慧宜法師說。經典記載觀音菩薩有多種化身,民間有妙善公主為觀音化身的傳說,因布施手、眼功德,獲千手千眼。中國浙江省普陀山,是觀音菩薩道場,內有潮音洞、不肯去觀音堂等聖跡。在佛典中觀音菩薩化身為阿彌陀佛及釋迦牟尼佛弟子,在西方極樂世界及娑婆世界度化眾生,相傳農曆二月十九日為觀音聖誕,佛門常以大悲懺法會來宣揚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

慧傳法師說:「佛教豐富大眾心靈生活,民間活動助長佛法的流傳,佛教節慶尊重與包容的意涵,希望根植在生活中流傳實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