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東訊】農委會台東區農業改良場經多年努力,成功選育具高產、早熟、病蟲害耐受性高的小米新品種「台東九號」,這個品種對台東地區中、低海拔旱地適應性良好。
小米是台東原住民主要農作物,大部分是各部落留種栽培,常有品種混雜與產量退化情況。台東區農業改良雜糧研究團隊,從民國八十三年開始挑選優良的台東二號和台東七號為雜交親品,歷經十多年選拔、淘汰,終於育成台東九號。
品種小米具有良好一致株型、產量高且穩定,及生長強健快速等特性,值得農民推廣種植。
「台東九號」屬短穗型品系,產量穩定,春作平均籽粒產量可高達每公頃兩千四百五十五公斤,生長快速,較目前主要栽培品種早熟五至七天,春作約一百一十八天、秋作約九十九天即可採收,對其他期作作物影響較低,亦大幅降低生育後期遭逢鳥害及天災的影響,極具栽培推廣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