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兒福聯盟昨天公布「二○一二兒少網路行為調查報告」指出,臉書必須滿十三歲才能註冊,但高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國小五、六年級學童都有臉書帳號!兒盟執行長陳麗如說,兒少上網有四危機,包括:沉迷不自知、資訊不分級、隱私不設定、交友不設限,呼籲家長關注,政府和業者也要協助保護兒少。
調查顯示,八成三孩子平日會上網,七成一休假兩天都上網,近一成一上網時間超過六小時,甚至有孩子每周上網時數超過四十小時,上網動機是聽音樂或看電影、玩臉書或部落格、玩線上遊戲,而下載網路共享檔案可能觸法,臉書上限制級資訊多,線上遊戲則情色與暴力尺度大,平均每五個孩子就有一個會玩限制級遊戲。
「像一款限制級遊戲《俠盜獵車手》,內容有任意推人致死、殺死女友的二十種方法、殺警察、搶車等,而這些未成年孩子也會玩。」兒盟研發處組長邱靖惠表示,許多線上遊戲是免費的,家長卻不知道免費要付出的代價,六成一七的孩子坦承,曾將網路上的陌生人加為好友,且三成一二認為,聊天超過三次就不算陌生人,「孩子對陌生人有莫名的信任感,例如曾有爸媽要孩子加他們為好友,孩子拒絕,最後是爸媽假裝是陌生人才被接受。」
陳麗如表示,不懂得在部落格設定隱私,也是問題之一,有五成七二的孩子玩電玩時,會毫不考慮就點下給予基本資料的同意鍵,八成四一可讓臉書上的私密文章分享陌生人瀏覽,四成九二不會在臉書上使用隱私設定,三成五一不知道有設定功能。
此外,超過四分之一的家長不會和孩子討論網路安全問題,雖然七成三九會想加入孩子的臉書好友社群,但是超過半數的親子網路互動為零,顯見網路安全漏洞仍多。
榮總精神科醫師陳映雪表示,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接觸網路的內容是什麼,而且不要避談兩性議題,也不要沒來由的制止,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告知為什麼某些訊息不適合未成年觀看;而家長以為「叫孩子離開網路、孩子勃然大怒」是小問題,其實累積成大問題才麻煩。兒盟也出版《e時代囧父母》手冊,索取手冊可電洽:(○四)二二六五九○五五轉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