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逾五十名全國中風登錄的醫師、個管師有鑑於健保中風給付不足,難以支持二十四小時待命的中風醫療團,昨天齊聚台中市請命。台灣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昨天宣布,提供獎金給成功施打tPA(血栓溶劑)治療中風患者的醫師,並且爭取健保給付。
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邱浩彰說,每十分鐘就有一人中風,台灣每年約有八萬人中風,其中約三萬二千人因中風而重度殘障,tPA是降低中風後重度殘障風險的治療藥物,台灣不到百分之三的梗塞型腦中風病患及時接受tPA,較歐美仍有一段距離。醫治中風的醫師需要二十四小時待命、判斷並施打tPA。
他指出,施打tPA不是手術,健保沒給付,風險又高,不少醫護人員感嘆「救人無日沒夜,結果卻是有功無賞、弄硬要賠」,愈來愈少醫師選擇中風專業,政府若不重視,未來恐少醫院、醫師可救中風病人,中風造成重殘將急速惡化。
七十歲的葉姓中風患者昨天到場,說明她四年前中風,右半身突然不能動,也無法說話,還好女兒及時發覺,在一小時內送她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救治。
葉姓患者很感謝醫師孔勝琳迅速判斷施打tPA,雖然當初她和家人都很擔心會有副作用,還好在施打後,手腳都能動,如今行動正常。孔勝琳說,葉姓病患在一小時內送醫,施打效果明顯獲改善。
孔勝琳指出,治療中風的醫師與救治心肌梗塞醫師相比,一樣二十四小時待命、後續緊盯病人狀況與治療,以及承擔醫療風險,但治療中風沒有健保給付,頂多會診費,心肌梗塞的健保給付很高。
台大神經外科教授、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高明見說,健保中風醫療給付竟然和治療粉刺給付相同,無法支援醫師與醫療團隊投入二十四小時待命的中風醫療。
他指出,中風防治基金會率先捐款啟動獎勵計畫,鼓勵醫院建立中風緊急醫療團隊,及時執行中風治療,獲林增連慈善基金會董事長林嘉琪響應,捐款共襄善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