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明天就是教師節了,不過一份最新報告顯示,老師們並不快樂,且憂鬱指數偏高,不快樂的原因來自教育政策不確定性、行政負擔太重。
金車教育基金會在師節前夕舉辦「無私真愛」教師問卷調查,針對全省中小學教師發出一千兩百六十份問卷,共回收有效樣本九百零九份,信心水準為百分九十五,抽樣誤差為正負百分之三,問卷效度為百分之九十七。
調查顯示,百分之五十四老師認為自己憂鬱指數偏高,憂鬱指數從九十三年的六十四點三上升到今年的六十六點七。隨著少子化,減班併校是不能避免的趨勢,有百分之六十七老師擔心教職會因減班而遭調職或調校,使得老師的壓力指數高達百分之七十二,但仍有七成七教師希望以「教育工作者」做為終身志業。
調查發現,八成九老師認為,目前校園最需改善的問題首推「尊師重道」,老師認為自己對學生的影響力逐年下降,從九十年百分之六十九降至百分之五十三,這顯示尊師重道的傳統面臨考驗。
老師們認為學生最需加強的教育方面,百分之九十八認為是品格道德教育,百分之七十四是生命教育、百分之四十八為環保生態教育。
另外,少子化趨勢使減班、裁併校勢在必行,超額與流浪教師逐年增加,學校不再聘用教師,改採代課方式,這對基層教師將是一大打擊;教師憂心教職會因減班而遭調職或調校的憂慮比率逐年攀升高達百分之六十七,尤其資淺教師內在不安全感的憂心者近八成。
根據數據顯示,教師日益覺得不被重視,整體教育環境仍未獲得改善,一旦「教育事業」變成「職業選項」,將嚴重影響國家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