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台中市豐原區有特殊的端午文化「解粽結、化心結」,與台灣例行性的吃粽、划龍舟文化不同;發想活動的仁社長林宣宏已營豐原粽文化十七年,每年準備千顆粽,高掛橫竿,讓民眾雙手合十,默禱心事後,藉由解結、吃粽的過程,象徵「一解(粽結)泯恩仇(心結)」;新習俗雖才經營十多年,但已成豐原特有的在地文化之一。
「我每年都邀死對頭一起參加!」王姓婦人說,陳姓婦人跟她鄰居三十多年,每天「鬥嘴鼓(台語:吵架)」,有了抖心結活動後,她邀陳一起參加,「解完粽後,又是一張白紙,可以繼續吵吵鬧鬧。」
每年一到端午節前夕,仁社就得張羅上千顆粽子,舉辦豐原特有的粽習俗,「抖心結(台語:解心結)」,一串串粽子會高掛在橫杆,等著有心結的民眾到粽前默禱,抒發過去一年人際關係的摩擦,接著就解開粽結,當場把粽子吃下,象徵恩怨已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