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自一九六○年,南亞國家斯里蘭卡的西麗瑪沃‧班達拉奈克夫人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女性總理後,世界上便陸續出現許多女性擔任國家元首或領袖職務,如一九七四年出現的世界第一位女總統—阿根廷的貝隆夫人。二十世紀之後,有更多的女性從政,此一現象被稱之為「世界政壇遍地開『花』」。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名列國家最高領導職位的女性領導人已超過十人,其中既有總統也有總理,她們是芬蘭總統塔塔加哈隆那、菲律賓總統艾若育、愛爾蘭總統瑪麗‧麥卡利斯、拉脫維亞總統維克佛瑞柏嘉,和一月才剛當選的非洲第一位女總統—利比里亞總統埃倫‧瑟立芙和德國總理梅克爾、紐西蘭總理克拉克等。
這些能夠進入政壇並執掌國家權力的女性政治家,個人都付出了不尋常的努力。但主要仍取決於一個國家的社會開放程度和文化傳統。像在伊斯蘭國家,進入政壇難度就更大。
歐洲是發達地區,長期以來的女權運動和高水準的教育,以及較高的參政比率,造就一大批女性政治家。例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荷蘭女王貝婭特麗絲等。
美國作為歐洲移民國家及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女性參政的程度也同歐洲國家一樣高。近來美國媒體就報導賴斯和希拉蕊有可能角逐下一屆美國總統,也許未來美國真的會出現一位女總統。
拉美和亞洲國家,儘管也出現過和存在著一些女性政治家,甚至世界上第一位女總理就出現在亞洲國家,但總體來看,這些女性政治家在數量上,和政界的廣泛程度上也要遜色於歐美。在非洲國家中,女性則剛剛開始進入國家高層的政治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