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弘光科大文化事業發展系學生張嘉心、盧慈恩、謝秀鳳、張淨茹,創作兒童繪本當畢業作品,描述一隻耳朵殘缺的兔子「天天」尋找自我認同的過程。真實生活中,謝秀鳳、張淨茹是聽障學生,靠筆談、唇語與組員溝通,繪本完成印刷的那刻,四人都激動落淚,「從對方身上學到好多。」
弘光科大文化系正在台中文創園區舉辦畢業成果展,四人以「To Me 」為組名,花了一年創作繪本「來自花之國的禮物」,不僅小朋友看得津津有味,還有出版社主動接洽,讓四人很開心,「雖然創作時常熬夜、假日也趕稿,現在想來一切都很值得。」
繪本主題不僅關懷身心障礙者,也將十二個花神的民間故事融入主題,故事描述有長短耳的兔子「天天」,因誤食果子變成蜜峰,必須收集十二個花神的信物,才能回復原來樣貌,最後「天天」找回自我,了解就算身體有小缺陷,心靈上也不能殘缺,因為「每個人都是這個世界最特別的禮物。」
為了不讓組員覺得自己與他人不一樣,在討論的過程中,盡量以「唇語」為主要溝通工具,其次才是筆談,討論過程雖緩慢,或是得常常重複,但大家都很願意彼此包容,兩人強調,從共同投入一件事,學習到如何接納每個人的不同,是這次畢展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