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最大毒魚集團 逾噸劇毒

 |2012.05.25
1481觀看次
字級

【本報東石訊】海巡單位昨天凌晨在嘉義縣東石鄉朴子溪破獲有史以來最大毒魚集團,逮獲主嫌余姓男子及另四名共犯,遭毒死的漁獲三百二十三公斤、搜出重達一千零七十五公斤的氰化鉀,查獲的氰化物,歷年來最多。海巡署指出,這批氰化物可毒死萬人;若全部倒入海中,雲嘉海域將形同死海。專案小組研判,毒魚已流入市面。

海巡署第五巡防區第四海岸巡防總隊、嘉義機動查緝隊,昨天凌晨零時二十分會同雲林機動查緝隊,在東石鄉洲仔一處農路水溝旁,逮到余姓、洪姓、黃姓、侯姓、蔡姓等五名正在分配漁獲的毒魚集團成員。全案偵訊後,昨天依違反漁業法及詐欺等罪嫌,將五名男子移送雲林地檢署偵辦。海巡單位表示,這個毒魚集團犯案至少半年,獲利超過一千五百萬元。

第四岸巡總隊長呂振民指出,半年前,他們就接到漁民密報,有一龐大毒魚集團在雲嘉海域毒魚,海巡單位於是組成專案小組,於半年前展開跟蹤、蒐證;直到昨天凌晨,海巡人員才逮人。

第四岸巡總隊指出,氰化物是一種劇毒化學劑,七十九年就被環保署列管為有毒化學物品,成人體內只要累積劑量超過1ppm,就可能中毒,輕者會有頭暈、噁心、心跳加速等症狀,嚴重者更會造成呼吸衰竭、痙攣,甚至導致死亡。

專案小組表示,由於氰化鉀有一些淡淡的杏仁味,因此,民眾若吃到含有杏仁味的魚,就有可能是問題魚。雖然人類吃到毒魚,不會立即中毒,但毒素累積在體內,還是會危害健康。

專案小組指出,為避免吃到毒魚,消費者挑選魚隻時,可從魚眼研判;健康的魚,魚眼凸出、鰓呈鮮紅色,魚身有光澤。若魚眼凹陷混濁,魚身沒光澤,或呈紫白色,就可能是問題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