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籍的國際奧會(IOC)委員吳經國(圖/吳經國提供)更上層樓,入主權力核心的執行委員會,未來,他的責任更加重大。
吳經國由夏季奧運單項運動總會(ASOIF)推舉擔任國際奧會執行委員,國際奧會將在倫敦奧運期間通過他的任命案。
由十五位委員組成的國際奧會執委會權力有多大?從奧運承辦城市的決定、奧運競賽的評選到審核國家奧會的會籍,都在執委會決定。
吳經國如果善用自己的新職位,可以為我國甚至國際體壇做些什麼?讓國人關心的棒、壘球可否重返奧運?吳經國可以在執委會使力。再者,奧運參賽資格一直都被體育強國瓜分,小國運動員可不可以得到更多的參賽機會?也是執委會可以決定的事項。
我國參加國際體壇沿用的奧會模式,「中華台北」的名稱、旗幟經常被誤用、誤解。吳經國代表「中華台北」擔任執委後,未來應該能讓更多會員國認識「中華台北」。
當然,台灣未來要承辦大型賽會,吳經國也可以在國際奧會經營,爭取我國在國際社會亮相的機會。
吳經國預定月底回台,他透過台北辦公室表示,他是資深的國際奧會委員,這次是靠長年在國際奧會服務、經營而獲得肯定。未來他可以整合各方意見帶進執委會。
國際奧會執委會由十五位執行委員組成,除了主席及四位副主席是當然執委,其他十位執委由國際奧會、夏季與冬季單項運動總會、運動員委員會、個人身分等五大領域推選(舉)。
吳經國現年六十六歲,一九八八年就任國際奧會委員,目前在國際奧會的一百零六位委員中是排名第十四的資深委員,他還在二○○六年當選國際拳總主席,二○一○年連任成功。
吳經國是大陸籍的于再清、新加坡籍的黃思綿兩位副主席之外,第三位華人執行委員。
此外,國際奧會今天將宣布申辦二○二○年夏季奧運城市候選名單,杜哈、伊斯坦堡、東京、馬德里和亞塞拜然的巴庫都將試圖說服評審委員會,他們已經準備好承辦全球最大運動賽事。
國際奧會將舉行為期三天的議程;主席羅格(Jacques Rogge)說:「委員會二十三日會在魁北克市判斷申辦城市的技術能力。也就是他們承辦奧運的潛力。」全球經濟動盪,國際奧會選擇二○二○年奧運東道主,必須放眼未來八年,並考量混沌不明的財務遠景,使評審過程格外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