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童年

彭義方 |2012.05.24
1235觀看次
字級

十歲以前我住在鄉村,那裡有一畝一畝的良田,沿著田邊小路,穿過小橋越過竹林,會經過一畦畦菜園,旁邊有個池塘,池塘裡黃牛甩動尾巴靜靜的俯伏著,牛筋草張著小穗在柏油路旁不動聲色,再往前,灌木叢內藏著好大的蜂窩,需靜悄悄地快步走過,前方相思樹林旁,矗著一排鼠灰色的房子,這就是陪伴我度過童年時期的家鄉。

童年的印象如美麗的畫面,多是春天及夏天的記憶。春天裡蜜蜂在咸豐草四周採蜜,白紋蝴蝶則到處亂飛,我跟著鄰居玩耍於田野間,抓各種小動物來觀察,比如蝴蝶、水蛇、筍蛄、蜻蜓、知了、蜜蜂等等;抓蜜蜂時,單手束緊小塑膠袋中間,並使袋口呈圓形,眼睛睜得像袋口一樣大,一步一趨跟著蜜蜂穿梭,蜜蜂降落花上,圓眼直盯,袋口緩緩降下罩住,雙手移轉到袋口並驅趕蜜蜂深入袋內,抓到牠了。捉水蛇則需準備長竹竿及網子,到水蛇出沒的荷花池,認真等待,不可打草驚蛇,待水蛇出現,迅速打撈上岸,裝進備好的布袋內。捉小動物的方法不一而足,但都需要放緩腳步靜下心來。

那時我就讀潛龍國小,上下學的時間,沿路都是小學生,頭戴明亮的橘色小帽,身著白上衣深藍色短褲徒步到校。潛龍校名或許不錯,依稀記得校長在朝會時勉勵大家要努力用功念書,像潛龍一般,有朝一日能飛上青天。校長的面目完全失憶,而在校內橄欖樹林下悠遊的時光,卻是清晰的如夢般的縈繞心頭。彼時橄欖樹林下散布一群石桌石椅,林下陽光斑斑跳躍其間,應當還有清風趕來湊趣,我就躺在石椅上,不知在想些什麼,或許是純然的沉靜,純然的美好,著迷了,竟連中午的飯包都拿到橄欖樹林下吃,渾然不覺老師叮囑過不准在外面用餐,因此第一次受罰,頂著飯包在教室後面罰站時,心裡感到十分的委屈。

放學後有一天,大太陽下,我同玩伴到田邊玩,竹林下灌溉的渠道是摸蜆粒兼洗褲子的地方。我腳踩著軟泥,手伸進泥裡,尋找蜆粒的蹤跡,彼時好不清涼暢快,摸著摸著忽然下起午後雷雨,我不躲雨,仍然踏著馬步彎腰雙手伸進軟泥裡尋尋覓覓,天雷在雲裡滾動,雨聲從四面八方襲來,水面濺出一個一個半圓形的水泡,我仍專心一意的尋覓著,內心寧靜而愉悅。

回想金色的童年,還有好多好多。那年歲,零用錢匱乏,但吃得卻很「豐富」,比如烤蛇肉、烤筍蛄,烤偷挖來的地瓜;豔陽下烤地瓜同時也把臉烤得紅紅的,大家紅著臉捧著地瓜吃,地瓜烤得黑又燙,等不及放冷,弄得十分狼狽,臉上卻是笑吟吟的;還有帶回家煮的蜆粒、田螺、河蚌、泥鰍、吳郭魚等。有人說童年應該在鄉村度過,不然也得常常到鄉村走走;而成年的我,仍然迷戀著橄欖樹林下閃爍的光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