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政府昨天宣布,五年花六億元推動「領先計畫」,補助高中職發展特色課程,公私立高中職都能申請,每校每年最高可拿五百萬元,一次給三年,一校最多可拿到一千五百萬元;全國家長團體聯盟質疑,將變相鼓勵高中職辦特色招生,與十二年國教免試為主的精神背道而馳。
「高中職領先計畫」預計十月初審,原則每期補助二十校,最快十二月結果可出爐,以不重覆補助為原則。
台北市長郝龍斌強調,「高中職領先計畫」是競爭型計畫,六億元不是平均分配給各校,而是希望鼓勵、引導公私立高中職各校,主動提出計畫案爭取。
根據台北市教育局提出的計畫,未來推動特色招生一定要先發展特色課程,領先計畫是助學校推動特色課程,讓高中職添購設備、購買教材和研發教材。北市教育局長丁亞雯強調,推動十二年國教後,特色招生就是憑藉著高中發展出的特色課程;北市教育局也發給高中職一份特色招生檢核表,要求學校發展不同特色課程。
丁亞雯指出,特色招生將以「聯合辦理」為原則,測驗內容是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分成國文、英文、數學、社會與自然五大領域,但會和國中會考區隔。她舉例,特色招生評量指標,將測驗學生的「閱讀能力」、「思考能力」、「邏輯推理」、「歸納演繹」、「推論分析」與「科學探究能力」等。
外界質疑獲得補助的學校,恐會成為優質或明星學校的衡量指標。全家盟榮譽理事長謝國清表示,五年六億不是每個縣市都拿得出來,北北基被畫為共同學區,但三市的差異性很大,他擔心基北區的學生都搶著要擠進台北市高中職,讓原本就弱勢的基隆市更加的弱勢。
教育部常務次長陳益興表示,特色課程不只是為「考試取才」服務,也要提供職業、藝術、體育等類別的適性學習課程,他強調,高中職可以校校有特色,但不一定校校都辦特色招生。
陳益興表示,教育部的資源會重新調整,多挹注財政較弱的縣市,以北北基招生區為例,會扶植基隆市和新北市高中職優質化。郝龍斌強調,這個計畫是希望學校適性發展,讓學生選擇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