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李祖翔專題報導】阿兵哥兵變,變到國家元首大門口。上周,從總統府傳出的槍響震驚社會,一名值勤憲兵因為與女友分手而情緒低落,一時想不開而舉槍自戕兵變。此一事件,無異是現代人處理感情課題與面對分手難題的一環。
事實上,這類事件層出不窮,總統府槍響已是今年第三起。三個月前,一名即將退伍的李姓男子,不滿就讀大學的女友兵變,趁著放假談判,竟選擇自殘來挽救裂痕,女大生打電話給現任男友求救,三人皆重傷倒地。
昔日情人竟變成恐怖兇手,兵變,情變與事變連番而至,終至釀成悲劇。
「兵變」兩個字,的確讓人聞之色變,服役者和軍中輔導長無不囊括在內,雖然軍方做了最大限度的對應來減低傷害,但兵變引起的自殺率,還是屢有所聞。
多數服役軍人認為,當兵讓男生受到軍事化格式管理,自由被剝奪,而女生最常要求的又是男生有時間陪伴。軍眷或女友就常說:「以前黏在一起,突然分開了,當然會不習慣。」生活圈差異產生距離,漸行漸遠,當然,也有人相信,體諒就能跨過這距離,因為當兵是對愛情的考驗,若能順利度過,未來感情一定更穩定。
時代已不同,當兵雖不如從前操得兇,卻依然壓力極大,網路上有一則軍旅版轉載文章即道盡其苦衷:「當妳在電話中哭訴傷心難過,我正被學長沒來由的痛罵。當妳徬徨無助,問我人在哪裡?我在跑三千公尺……。」
另一篇文章也讓女生體驗到從軍當兵的滋味:「假設現在是冬天,可以早上六點前起床,花五分鐘整理內務跟刷牙,包括摺棉被。去附近的操場跑三千公尺,伏地挺身和仰臥起坐各五十個,花十五分鐘吃早餐……。」
一位輔導長即表示,軍方一向重視軍人適應不良問題,除加強營區自殺死角防護外,也會主動付出關心。但現代人感情複雜,輔導長雖是心理系畢業,具有專業面向,卻還是只能把握基本原則去輔導。輔導長也強調,兵變其實很難處理,表面上看起來想通了,實際上只要一個情境觸發,又會往最壞的地方去想,導致悲觀發生。
許多過來人也透露,當兵變讓人想不開,並非每個輔導長都管教有方,得靠同梯相互安慰,也因此,處理雙方後遺症相對的很重要。還有人說,服役一年兩個月,遇到感情困擾,光是接受輔導就長達八個月,真正能克服憂傷,要等到退伍後一到兩年持續找人傾訴,直到找到下一個伴侶為止。
其實,女方同樣害怕兵變,也因此,雙方害怕可能熬不過去,入伍前選擇分手的現象也不少。兵變類型不一而足,怎麼調適,見仁見智,畢竟每個人觀點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