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宗教珍品回歸 緊急修復

觀珣 |2012.05.17
820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外電報導】約八十件包括護身符、雕像等、最早可追溯至史前時期的古埃及珍貴文物,流失海外一年餘,日前從比利時追回,寄存在埃及國家博物館進行緊急修復,之後將分送至相關博物館展出。

這批回歸的文物,包括護身符、雕像、聖甲蟲(象徵永恆的生命更新)雕刻、斗篷、印章以及各式器皿等,屬於法老時期、托勒密時期、拜占庭時期、科普特時期和伊斯蘭時期等不同時期的珍品。

埃及外交部文化司追回文物移交監督委員會負責人穆罕默德‧茲姆表示,這批文物於二○一○年九月在布魯塞爾機場被發現,當時被一名埃及女士企圖走私至比利時。在埃及外交部、文物國務部委託埃及駐比利時大使館,與比利時外交部和審理此案的相關法院多次交涉後,上月底移交至埃及駐比利時大使館。

其中,十一件精緻的護身符備受矚目。護身符是古埃及宗教文化與風俗習慣的重要藝術形式與文化遺產,製作遵循「交感巫術」原理,是避邪物,可以吸引善的能量,保護佩戴者避免猛獸、戰亂、疾病、饑饉、意外和自然災害等的侵襲,因此廣泛應用於皇室和民間。護身符也是現世和來世生活中的法寶之一,反映埃及人的冥世觀。古埃及人為亡者和木乃伊包裹護身符,讓他們在冥世能順利超度,進入極樂世界。

另外,護身符也被當作裝飾品,在希臘羅馬時代的驅邪寶石流行之前,護身符已在埃及盛行好幾世紀,促進了古埃及珠寶工藝的發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