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亞洲各大航空公司紛紛反思公司經營策略及如何削減成本,以因應燃料價格節節攀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以及中東航空業與廉價航空擠壓獲利空間所帶來的壓力。
新加坡航空公司(SIA)九日財報顯示,第四季難得出現虧損。新航成立四十年來年年獲利,第四季虧損是該公司史上僅僅第三度出現單季虧損。首次季虧損發生於二○○三年SARS疫情恐慌期,第二次發生在二○○九年全球金融危機。
新航的亞洲競爭對手香港國泰航空也警告股東,繼去年淨利下滑百分之六十一,預定八月出爐的上半年財報也「料將令人失望」。
新航和國泰致力在亞洲尋找更多機會,因為亞洲航空市場成長速度高居全球第一,反觀長程業務則在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經濟復甦疲軟影響下,受到重創。
澳洲航空公司(Qantas)也試圖重新聚焦亞洲市場,希望調整策略振興虧損的國際業務。
國泰航空執行長史樂山表示:「這不僅是國泰面臨的問題,整個航空業都受到影響,燃料價格持續攀升,重創世界各地航空公司。」他也呼籲業界一致行動,因應多變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