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一貫課綱中,雖沒有將品德教育的實施,明文納入,但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風氣的改變,為防制校園霸凌,教育部於民國100年2月起推動友善校園週,明令各級學校在開學第一週進行友善校園週活動,全面反霸凌,培育學生良好品德,並持續長期落實,是品德教育一項重要的活動。
文/李再杭
金門縣教育局長
九年一貫課綱中,雖沒有將品德教育的實施,明文納入,但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風氣的改變,為防制校園霸凌,教育部於民國100年2月起推動友善校園週,明令各級學校在開學第一週進行友善校園週活動,全面反霸凌,培育學生良好品德,並持續長期落實,是品德教育一項重要的活動。
為彰顯各級學校落實友善校園績效,本縣每年均辦理友善校園學生事務及輔導工作績優學校遴選,期能由內往外,使學生具備良好內在品德,進而外顯良好行為,教導學生發揮同理心,並透過學藝、分享活動等,讓學生體驗品德教育的真諦。
本縣烈嶼國中近年來推動正向管教、品德教育,多次獲縣表揚,99年更獲選親子天下雜誌品德推手學校。該校99學年度也提出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三年計畫申請,該校品德教育總目標:建立品德「核心價值」與其「行為準則」之實踐的校園文化:
一、近程目標著重凝聚校內師生共識。二、中程目標是整合校內外資源,透過課程、流動、潛在課程、教師典範、形塑品德校園文化。三、遠程目標:結合學校與民間團體資源,提升家長與社區對於品德教育之重視,發揮家庭與社會之德育功能。實施以來,學生的行為有所改變,100學年度也續獲得教育部第二年的補助款。
品德教育推廣與深耕工作,要落實推動,應成立團隊,研擬計畫,凝聚推展共識,召開相關會議,如課發會、各領域教學研究會,研發教材、融入教學,將生命教育、兩性教育、生涯發展教育、環境教育等有關項目納入,配合新生訓練、透過新生家長親職座談會、家長參與教育事務研習、家長會等進行活動,減輕教師與行政人員的壓力。
多元的社會,不應以智育作為唯一的選項,開啟學生的多元智能,發揮長才,讓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舞台,發展潛能,適才適所,學校要落實生活教育,落實友善校園活動,讓學生具備良好品德,這是每一位教育人員應有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