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二十二日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中領先的社會黨候選人歐蘭德,從選戰起始就醞釀和德國總理梅克爾對槓的態勢,他二十五日重申要修正梅克爾主導的歐洲〈財政條約〉,梅克爾次日在德國放話擺明該約「不容再議」,歐蘭德在法國電視上說,條約「非再議不可」。
歐蘭德二十六日在法國電視訪談中說:「我要的重新協商非談不可。」
除了他的財政和經濟立場有別於梅克爾和她力挺的現任法國總統沙科吉,歐蘭德還把財經拉高到國家地位和面子層級。
拒讓德主導 將提四項修正
歐蘭德二十五日表示,他如果在五月六日二輪決選中勝出,次日就會對歐洲各國元首提出重談〈財政條約〉的備忘錄,對條約提出四項以刺激成長和增加就業為宗旨的修正,包括開辦歐元債券、開放「歐洲投資銀行」對企業融資、動用目前閒置未用的多重歐洲結構基金。
梅克爾二十六日表示,三月二日由歐元區十七國、歐盟二十五國簽字(英國、捷克未簽)的〈財政條約〉「不容再議」。
梅克爾放話後,歐蘭德立即反詰,除了表示條約非重談不可,更說「德國不能為全歐洲下決定,很多國家也在等法國的決定,我們在歐洲可不是什麼老朽國家,我們是歐洲一個名列前茅的國家」。
刺激成長勢必增加公共支出,增加政府負擔,而梅克爾向來堅定主張,要控制歐洲的財政危機,關鍵就在各國必須削減支出,降低負債。
〈財政條約〉規定各國必須在憲法層級的法律中載入追求平衡預算或盈餘,簽字國國會通過條約一年後預算還不平衡,歐洲法院將開鍘科罰GDP至少百分之零點一。
沙科吉批天真 將害法毀約
支持梅克爾打造〈財政條約〉的沙科吉,指歐蘭德天真、危險,而且會害法國背上毀約之名。
梅克爾二十六日表示,歐洲的公信力取決於減赤和減債,「我們並不是說節省能解決一切問題,但人也不能入少花多,不能一輩子這樣過日子,這道理誰都知道」。
歐蘭德的政見也列出減赤和平衡預算,但又要政府增加支出,分析家認為矛盾不小。
歐蘭德的立場引起各界側目,《經濟學人》網站二十七日專文分析,標題是「危險的歐蘭德先生」,說他如果當選,「對他的國家和歐洲都將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