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心澄花蓮報導】慈濟大學宗教人文研究所日前舉辦「宗教實踐與生命關懷」學術研討會,由院長許木柱、所長林安梧主持開幕儀式,大會主題分成宗教義工服務的生命轉化經驗、助人服務的困境與解決之道、慈濟人文現象的相關研究等三大類,共計發表二十篇論文。
其中,佛光山叢林學院專任教師依昱法師發表「大學通識課程中之宗教實踐與生命倫理」論文中提到:「生命倫理的意義,也就是生命的道理與規則。倫理教育即是所謂的『全人教育』,就是身、心、靈皆能成長,或是德、智、體、群、美均能平衡發展的教育。星雲大師所創建的佛陀紀念館就是實踐『全人教育』,讓身、心、靈與德、智、體、群、美均能有所啟發與淨化的最佳教學環境。因為學校教育的良好起點,就是在原來課堂傳授的科目之外,再加上對人生的自然本質有智慧地學習研習。」
在大專院校教授禪學、生死學、生命倫理、佛學概論、宗教哲學等宗教課程已經十多年的依昱法師表示,這篇論文是融合他在各大專院校教授宗教課程的教學心得、學生的學習歷程與成果,以及大學通識教育中採用宗教實踐和禪坐教學的可行性與發展趨向。論文發表後,法師邀請與會大眾前往佛陀紀念館,他將為大家導覽,獲得熱烈掌聲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