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養生飲食觀 多吃糙米飯

宮以斯帖 |2012.04.21
3386觀看次
字級

【記者宮以斯帖台北報導】董氏基金會調查北市一百家便當、自助餐、素食業者,發現近九成僅供應白米飯,業者認為沒必要、成本太高,離譜的是有百分之三說「沒聽過糙米」。

全榖種類包含糙米、全燕麥、紫米、全玉米、全小米、全大麥、全小麥、全蕎麥、全高粱等,其中糙米最易辨識。衛生署新版國民飲食指標建議,三餐主食至少應有三分之一全穀類,攝取全穀類食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癌症及骨質疏鬆症,也有助體重控制。

依食品藥物管理局定義,全穀成分佔總重量百分之五十一以上,才能叫做全榖。糙米飯若混合白米、其他東西煮,比例也必須百分之五十一以上才能稱之。

根據董氏基金會針對一百家便當、自助餐、素食業者的調查,僅四家有供應糙米飯,八家提供五穀飯、十穀飯或小米粥。

其中,三成三表示沒必要、二成五認為速食業才須提供、一成六認為成本太高、一成三表示「沒試過、沒想過、不知道」,一成說「客人反應不好、白米好吃好咬」。

董事基金會根據試吃市調,找出好吃的糙米,「台南十四號」可直接烹煮、沒有口感粗硬問題;「台梗十六號」米粒稍具心腹白、易吸收水分;「花蓮二十一號」,口感軟黏、彈性佳。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課長宣大平,教大家煮糙米香又Q的五步驟:洗米二至三次;浸水二至三小時;傳統電鍋煮比電子鍋好吃,一杯糙米一點三杯水,電子鍋要加到一點七至一點八杯水;煮好後立刻拌鬆飯;再燜三十分鐘,米飯變得更香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