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尿失禁是困擾許多婦女的症狀,懷孕生產及停經前後是好發高峰期。醫師指出,患者除了及早尋求醫療協助外,平時可多做骨盆運動,加強骨盆底肌強度,會有不錯的效果。
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婦女泌尿科主任吳銘斌表示,婦女尿失禁通常可分應力性尿失禁,以及與膀胱過動症有關的急迫性尿失禁兩種。前者以手術治療最有效,後者則以藥物治療為主。
吳銘斌表示,婦女經過懷孕生產、勞力工作等過程,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會出現應力性尿失禁;停經後的婦女更可能高達二分之一會面對此問題,喜愛咖啡等刺激性飲料的人,罹患機率更高。
最新的「超迷你吊帶手術」,已進步到可以只用陰道上的單一切口,就完成所有手術程序,病人在外觀上不會有任何傷口,可改善美觀及術後疼痛問題,復發機率也降低。
他說,婦女應對尿失禁問題有所警覺,平時就可勤做骨盆運動。墊腳尖、夾臀、提臀等簡單動作,只要能每天做三次、每次做二十下,可有效加強骨盆底肌力量,對長時間久坐的婦女來說,還有「塑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