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品德教育深耕工程系列專文 舉頭三尺有錢財

朱雲鵬(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 |2012.04.17
2327觀看次
字級

有句俗諺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代表人心中要有一把良知的尺,即使當下沒有人看到,不該做的事還是不能做。還有一句俗語:「人在做,天在看」,表達類似的意思。

如果人人有這樣的「信仰」,各行各業都會遵守基本的倫理。譬如說製造食品的商人,不會使用不合法的添加物製造出有毒的食品;律師會忠實於委託他的當事人;醫生會忠實地敘述病情,給予患者適當的藥劑。這些又稱為「專業倫理」,也就是李國鼎先生在生前所提倡的「第六倫」,或稱為「群己倫理」。

但在現今社會,另外有一套盛行的思想或信仰,叫作資本主義。這套思想尊重私人財產,尊重市場機制,人人都以追求私人最大利益作為行為的基準。就某些領域而言,這種追求營利的動機,達到了物資的充分供應、高效率的生產,不是完全沒有價值。但是,資本主義如果過於風行,會開始侵蝕到道德的領域,侵蝕到倫理的領域。談道德的時候,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道德一斤值多少錢?」就是這個意思。如此一來,就會產生很大的問題。

比如說,專業倫理很難存在。以食品中是否要添加非法物品為例,一個純資本主義者的計算方式,與一個有道德的經營者的處理方式不一樣。在純資本主義之下,食品製造商會先計算他製造黑心食品所創造的利潤有多少,這就是「效益」;「成本」則是「被抓到的機率」乘上「被抓到之後的懲罰」。兩者衡量之後,若是發現「效益」大於「成本」的話,就會去做。如果有一個行為是幾乎不可能被發現的,沒有人看得到,被抓到的機率幾乎等於零,為了營利,什麼壞事都可以做。正如這篇文章的標題所說,「舉頭三尺有錢財」,取代了「舉頭三尺有神明」。

資本主義如果更進一步擴張,還會侵蝕到傳統的家庭價值與朋友之間忠誠的價值。一言以蔽之,它會開始侵蝕中國傳統文化裡面的五倫。五倫就是我們中學課本寫過、老師上課教過、聯考又考過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倫理。一旦五倫被侵蝕,則子女不一定要孝順父母,甚至可以趁父母老的時候,沒有力氣,或是眼睛看不到、頭腦不清楚的時候,趕快把父母的財產轉移到自己名下;也可以為了高額保險費,甚至毒害自己的父母,因為利潤的動機取代了親子之間的倫理。

我們的社會是否有往這個方向前進的跡象呢?目前看起來,似乎真有此趨勢。

我們的媒體為了市場占有率,不擇手段,完全不顧及新聞倫理,不控制自己的行為,唯有一個倫理是他們所顧及的,就是「鈔票倫理」。幸虧有傳統中華文化的底,現在開始矯正還來得及。看看現在民間有多少家庭每年清明節會去掃墓,可以感覺到絕大多數國民心中還是有道德的;就算犯了錯,也要趕快到廟裡點個香、捐個錢,以為這多少可以做些補償。

展望未來,我們期望這個社會上有更多的倫理和善意,至少先從專業倫理的維護開始。千萬不能事事都靠法律:司法沒有足夠的資源,法律不可能有面面俱到的規定,作為倫理淪喪的有效救濟單位。各行各業都應當有民間非營利團體來處理專業倫理的案例:任何人看到倫理淪喪的現象,都可以到專業團體來申訴,由團體會給予調查,並發布報告。當然,這個團體也可以主動發掘崇尚專業倫理的模範,加以表揚。如果李國鼎在世的話,他一定會非常贊成這樣的做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