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央研究院院士洪明奇領導的研究團隊,從正常細胞中,找到一種癌症凋亡細胞的突變種(BIK-DD),可引起癌症幹細胞凋亡,卻不會誤殺正常細胞,為未來治療胰臟癌的最佳武器,讓幾無存活的胰臟癌病患有了生機。
胰臟癌患者五年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三、四,是癌症患者最低。洪明奇完成的動物實驗發現,經過癌症凋亡細胞突變種治療的胰臟癌老鼠,腫瘤明顯變小,六成以上可存活一年以上;反觀未接受治療的對照組老鼠,在三、四十天後即死亡。
洪明奇是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基礎研究副校長,由於實驗結果亮麗,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核准不必再做狗或猴子等大型動物實驗,可直接進入人體試驗,顯示這項治療對胰臟癌患者的重要性。
洪明奇昨天出席「第八屆亞太神經再生研討會暨第五屆泛太平洋國際幹細胞及癌症研究研討會」,發表開幕演講,他的研究引起國內外癌症醫學專家熱烈討論。
洪明奇說,不少癌症經化療及放射治療後,仍會復發,主要是癌症幹細胞分化能力強,未能徹底殲滅,即可能復發蔓延,防不勝防。他採取的基因治療模式,就是想辦法讓癌症幹細胞自然凋亡,達到徹底治療目的。
動物實驗也發現,癌症凋亡細胞突變種,對乳癌也有療效,未來若通過人體試驗,可提供乳癌患者另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