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洞天的陶都宜興,除了千年聞名的紫砂壼,全區更是物產豐富,風光迷人,是陶文化、茶文化兼具的獨特旅遊勝地。
宜興素以陶瓷工藝揚名。從幾何印紋硬陶和原始青瓷到精美的紫砂陶,均為陶中上品。宜興陶器發明創造於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成熟於晉宋,大放異彩於明清。相傳春秋時代的范蠡與西施,亦曾在此製陶。如今宜興陶業中心鼎蜀鎮,已由過去的家家做坯、處處皆窯的集鎮,變成了擁有二十多家工廠、近兩萬名工人機械化生產的多種陶瓷工業基地。
宜興陶瓷博物館,坐落在宜興鼎蜀鎮,內有十個展廳,薈萃了三萬餘件宜興生產的古今名陶精品,其中「五朵金花」──紫砂、青瓷、均陶、彩陶和精陶,早已飲譽海內外,五千餘年的陶藝風貌,在此一覽無遺。
從一九九○年起,宜興市人民政府每年五月都會舉辦「江蘇宜興陶瓷藝術節」,「以陶為媒,以藝會友」,使素以「陶、洞、竹、茶」四寶聞名於世的宜興陶都,擴大了宜興陶器的知名度,紫砂工藝陶更是遠銷海內外,成為行家收藏的珍寶。
宜興陶器以鼎蜀鎮所產最為著名,傳統造型樣式有掇球、合菱、竹扁、鵝蛋等多種。據民間傳說,宜興紫砂陶器盛暑貯茶不易變味,盆栽花草不易爛根,是歷屆陶瓷藝術節商品成交量最多的品種。
近年,宜興陶器工業快速發展,以日用陶器為大宗,「蘇缸」、酒曇、砂鍋等陶器,質堅耐用,美觀大方,其中紫砂工藝陶的品種有壺、杯、碟、瓶、花盆、雕塑等,不但是中國江南最主要的陶瓷產地,產品更遠銷東南亞各國。(本文取材自游多多旅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