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今天,節用資源是最高道德

張作錦 |2012.04.03
1278觀看次
字級

品德教育深耕工程系列專文

朋友從電郵傳給我一份資料,文字加圖片,看完後內心受到很大震動。

資料內容是這樣的:

希望這份檔案不致造成你的驚訝,內容都是真實事件;看到本文不要留在身邊,轉寄給你的朋友們,讓大家都能感謝上蒼,讓我們享有食物和飲水。

下面是幾張照片:

一個衣冠整齊的人提著一袋食物走在路上,一個瘦骨嶙峋的孩子,用四肢支撐著爬在地上,以渴望的眼神注視著那個袋子。

一個極端瘦弱而容顏枯槁的孩子,無力的張著嘴,接受一匙食物。

一個四肢像枯枝、肋骨全暴露出來的孩子垂著頭,閉著眼睛,不知是活著還是停止了呼吸,躺在媽媽的懷裡。而母親是什麼樣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們應該感恩,對於現在所有的一切,因為我們深受上蒼賜福,以及大自然母親的照料。原因是:看看下面……

下面是一張照片,一個衣著襤褸的孩子,蹲在路旁,正抓一把垃圾往嘴裡塞。

不管怎樣我們以後不要再浪費食物,哪怕是廉價不好吃的東西。

同時我們再也不要浪費飲水,大家來為下面這個兒童祈禱。

下面有兩張照片,都是十幾歲的孩子,一個把嘴貼著一頭牲口的臀部,希望能接到牠的排泄物。另一個孩子等到了牲口尿出的小便,看樣子他似如獲甘霖。

最後一張照片是,一個看來餓極了的孩子,跪在地上,垂下頭,似乎在尋找一粒麥子或一個小蟲。他身後兩呎遠的地方,站著一隻虎視眈眈的禿鷹。

圖片中的人都是黑人,背景像是在非洲。非洲離我們太遠了,黑人也「非我族類」,管他則甚?但「彼亦人子也」,能不生同情憐憫之心。而且天涯若比鄰」,這樣的災難,早晚也可能臨到我們頭上。

人類聲言「人定勝天」,不斷的破壞大自然,現在地球開始反撲,譬如溫室效應,就使全球氣候大不正常,糧食減產,漸漸趕不上人口的增加。過去是世界糧倉的一些國家,如烏克蘭、巴西和澳大利亞等國,現在都限制糧食出口,留著養活自家人了。

糧食減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水灌溉莊稼。聯合國訂每年三月二十二日為「世界水日」,今年的紀念主題活動是「水與糧食安全」。聯合國指出,農業消耗全球淡水和地下水提取量百分之七十,全球人口及糧食需求不斷增長,使全球有限水資源短缺壓力與日俱增。生產一個人每天需要的食物,約需二千至五千公升水,依現有趨勢,到二○五○年,農業產量需要增加百分之六十,生產食物所需的水將相對提高。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日前發表的報告顯示,南亞、中東和北非地區將面臨處理水資源問題的重大挑戰,可能阻礙糧食生產和能源生成能力。未來十年不太可能爆發「水資源戰爭」,但二○三○年前,全球水資源需求量較目前可持續供應量超出百分之四十,衝突爆發的威脅就可能提高。

二○三○年距現在不過十八年。要救這個地球,需要地球每個角落的人一起努力,是救人,也是自救。

台灣雖在政治上、經濟上、社會上都有些問題,但大體說來,豐衣足食。看看我們的大小餐廳,無日不是座無虛席。且很多時候是食前方丈,這樣既不健康,也太浪費。

著名廚藝家阿基師,近年擔任美食比賽評審,常常氣得「血壓飆高」。他發現有人只用了五分之一的雞,有人只取用鱸魚的一塊肉,剩下的都丟進廚餘桶,他都揀起來,要與賽者再利用,他說,「先學做人再學做菜」。我們也許可以說,「先學做人再學吃菜」。

至於水,台灣的淡水本來不足,但政府討好百姓,把水價壓到最低,於是從洗衣物,到澆花草,到游泳池,到噴泉,到高爾夫球場,用水都不加節制。

我們應盡早開始節用資源,中國古聖先賢教人節儉的遺訓很多,譬如司馬光說「有德者皆由儉來也」。當年所謂的「德」,是個人的修養品格,是內在的,不太及於他人。今天談節用物資,尤其在糧食和水這兩方面,除了個人良心的自律與克制,它還關係到人類的整體,是了不起的公「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