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大甲媽祖昨天晚間回鑾台中鎮瀾宮,數千名虔誠的香客將廟埕圍成舞台,各地陣頭熱血演出為媽祖祝壽,行政院長陳亦前往參加安座典禮。入夜後,徒步遶境的信眾回到鎮瀾宮小歇,許多資深香客都發現沿路「點心攤」變少了,溫暖人情少了味。
遊客搶點心 遶境信眾餓肚子
大甲媽祖進香途中,數萬人一路跟隨,信眾都靠沿路熱心人免費提供飲食,半夜在偏鄉仍有美食熱茶,不但溫暖了香客的心,也成為大家很重要的回憶。
「今年有很多村庄的『點心擔』明顯減少。」台中市葫蘆墩文化中心展演科長蕭淑君指出,過去,雲林元長鄉瓦瑤村切西瓜的長桌,一張接一張,遶境隊伍每人隨手拿一片,高溫炎熱很消暑,今年幾乎都不見了。國小教師陳建宇也強調,元長鄉內寮村無極聖殿旁,過去會有很多人提供自製的麻糬,今年也是忽然失去蹤影,讓他若有所失。
二十四年來,王美專都在沙鹿區美仁里沙田路口準備牛蒡茶、米糕,提供信徒、工作人員充飢,可是去年開始,有不少兩手空空的「遊客」在攤位上又拿又包,她也不好意思制止,只能看著後來抵達的工作人員餓肚子。
三代吹哨角 信仰不分國界世代
媽祖進香證明信仰媽祖「不分國界」、「不分世代」。
「感謝媽祖安排得好,完成遶境後才當兵。」今天要到成功嶺報到媽祖哨角隊隊員李彥霖,他與阿公、阿爸都是哨角隊員,在這次遶境中,三代同心為媽祖吹哨角,他們也成為遶境隊伍中,最吸引人注目的「信仰傳承」代表。
對台灣文化極有興趣的愛沙尼亞籍李永順,目前還是致用高中外文科學生,他隨著寄宿家庭的家人一起遶境,並擔任鎮瀾宮三十六執事之一,每天輪班維持進香秩序。「這趟體會好多好多,肯定讓我回憶一輩子」,即使他的國語不流利,很多人看到他大為驚奇,都搶著跟他合照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