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早上,我都搭火車北上到北美館當義工,因為正好是上班尖峰時間,所以上車後多半已沒空位,常常就一路站到台北。
今天早上,我上車後依舊沒座位,我拉著吊環站穩腳步,突然坐在我面前的一位年輕女孩起身對我說:「阿姨,這個位子給妳坐。」雖然自己只是坐五望六的年紀,但是面對女孩的好意,我欣然說聲謝謝的坐下,對方也開心的對我微笑致意,頓時心裡備感溫馨。
我不禁想起有次在莒光號列車上的經驗;一樣是擁擠的尖峰時間,我站在一位老伯伯的身旁,看他一手提著袋子,一手抓著座椅背後的握把,身體隨著火車的行進而搖晃。一位學生模樣的女孩起身要讓位給他坐,沒想到老伯伯說:「我不坐!」女孩沒想到會被拒絕,已起身站到一旁的她有些尷尬的不知如何處理。
我對老伯伯說:「她好意讓坐,你就不要拒絕呀!」沒想到老伯伯乾脆走到車廂的另一頭。
我對女孩說:「伯伯不坐,妳就回座吧!」女孩搖搖頭,沉默的看著窗外。
我用輕快的語調說:「那……阿姨可以坐嗎?」女孩笑著點頭。我對她連說了幾聲「謝謝」,希望她一早的心情不要因曾被拒絕而沮喪。
回家後,我問女兒,如果她是那位讓座的女孩,她會如何處理?女兒一臉不可思議的說:「老伯伯不坐,我就坐回去呀!本來就是我的座位嘛,有什麼關係。」女兒話鋒一轉,又說:「媒體常批評有些年輕人看到長者不讓座,其實有些長者面對別人的讓座也會拒絕。被拒絕的人以後可能就不敢再嘗試讓座了。」
我想著女兒的話,覺得不無道理,也提醒自己,坦然接受旁人的好意,遇到有更需要的人時,也不吝於付出好意,善的循環才能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