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熊出沒,請注意!」告示牌不是掛假的。林務局台東林管處在鹿野、關山架設十二支紅外線自動相機,兩年來首度在海拔八百五十公尺拍到黑熊活動的影像,這隻黑熊不僅在鏡頭前搖屁股,還玩弄攝影機,上演「鹿野黑熊野台秀」。
在黃金三十秒的畫面中,清楚看到一隻黑熊扭阿扭、從草叢中走過,隨即背對鏡頭坐下來、四處張望,甚至還「熊」心未泯,走到攝影機前,好奇玩弄鏡頭,只見一下拍到牙齒、一下看見鬃毛,不過等到清楚拍到「胸口白色V領」,才確定牠是正港的「台灣黑熊」。
值得一提的是,台東林管處育樂課課長黃群策說,鹿野這次拍到黑熊的位置,海拔僅八百多公尺,不僅是拍過黑熊中「最低海拔的紀錄」,也和去年火車差點撞上黑熊的海拔位置差不多。
黃群策說,曾有同仁「直擊」黑熊家族,但卻苦拍不到證據,這一次「無人」相機清楚記錄下黑熊動態影像,馬上拿給專家鑑定。研究台灣黑熊近二十年的「黑熊媽媽」屏科大副教授黃美秀研判,牠是隻體型約一百公斤、身形壯碩,長得相當漂亮的「公熊」。至於年紀多大,必須從牙齒年輪判斷,目前僅能推斷牠是隻成熊。
黃美秀說,因為台灣黑熊相當敏感,只要附近有人活動,就會躲得遠遠,國內一直缺乏台灣黑熊資料,能拍到影像彌足珍貴。她說,台灣黑熊數量一直是個謎,建議政府喊保育不能停留在口號,借鏡國外或仿效四川熊貓「地毯式調查」,才能落實黑熊保育的「下一步」,「面對瀕危野生保育動物,台灣不能坐視不管」。
林務局說,這次除發現台灣黑熊珍貴畫面,同時也記錄到水鹿、長鬃山羊、山羌、黃猴貂及藍腹鷴等影像,顯示野生動物棲地保育有成,也盼提升民眾保育觀念。
台灣黑熊小檔案
台灣黑熊,分類屬食肉目熊科熊屬亞洲黑熊,是台灣特有亞種。體長高達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公分、尾長六至十公分、肩高六十至七十公分,平均體重一百至一百八十公斤,平均壽命三十歲,雜食性動物,以青剛櫟果實為主食,不需冬眠,目前分布在台灣中高海拔一千至二千五百公尺的森林,會隨季節垂直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