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品藻】 沈德潛 有綠色大鬍子

簡文志 |2012.03.25
1209觀看次
字級

沈德潛(1673-1769),字確士,號歸愚,江蘇蘇州人,乾隆三年以六十六高齡中舉,乾隆四年高中進士,逝後追封太子太師,諡文愨,入祀賢良祠,乾隆御賜挽詩,並以其與錢陳群並稱東南二老,一時皇恩寵耀備極。一生參與科考十七回,乾隆稱其為江南老名士。

乾隆四十三年,徐述夔《一柱樓集》遭誣內有陰違朝廷之論,沈德潛曾為徐述夔立傳而致波連。《清史稿》載乾隆皇令「奪德潛贈官,罷祠削諡,仆其墓碑。」就是奪回贈勳,退祠廢號,推倒墓碑,皇恩一夕卓變。

其詩歌理論為格調說,反錢謙益後之宋元詩風,與袁枚性靈說對反。作品有詩論《說詩晬語》,選本《唐宋八家文讀本》、《古詩源》、《唐詩別裁》、《明詩別裁》、《清詩別裁》等等。

覽其初春行旅〈過許州〉詩,綠意紛漫:「到處陂塘決決流,垂楊百里罨平疇。行人便覺鬚眉綠,一路蟬聲過許州。」許州即今河南省許昌,堯舜時,昆吾族賢人許由牧耕於此,故名。歷史聞人有呂不韋、吳道子等,處處名勝,如灞陵橋、華佗墓、受禪台等等。

首二句言池塘中水廓流清,垂柳輕掩曠垠平野。「陂塘」,池塘之屬,安徽省有一著名芍陂,又名安豐塘,傳楚孫叔敖擘建,與都江堰、漳河渠、鄭國渠並稱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決決」,水流貌,見明何景明〈仲春雨霽出遊〉:「決決松上溜,潺潺石間流。」

後言翠綠湊臉盈目,生機活現,彷彿行人鬍鬚眉毛染漾綠光。行旅間蟬聲低唱,伴遊許州。「蟬」楚人謂之蜩,《酉陽雜俎》載蟬未蛻時名復育。晉崔豹《古今注》載齊后幽忿而死,屍蛻成蟬,登庭淚鳴,齊王悔,故蟬又曰齊女。

古人詠蟬甚繁,如南朝梁王籍〈入若耶溪〉:「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唐虞世南〈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唐駱賓王〈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唐李商隱〈蟬〉:「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沈德潛是詩窮聲狀貌,寫情寓神,動靜相生,情景俱足,令人心曠神怡,不覺行旅之苦,而能與自然對語,嫵媚處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