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這行玄得很,註定該你服務的,絕對輪到你。」戴金逢、張勝妹夫婦,帶著三名「七年級」的兒女,一家五口都在國寶集團高雄分公司擔任禮儀師,服務往生者最後一程。
戴金逢原本在台機公司服務,退休後轉畜牧業,不料卻碰上口蹄疫肆虐,結束事業後,恰巧國寶集團準備在高雄籌設分公司,經他一名在集團中當高階主管的拜把兄弟介紹,開啟他們一家投入殯葬業的契機。
戴金逢從接體、穿衣、化妝、入殮等基層工作學起,近十年來,妻子張勝妹、長子榜晏、女兒幸芷相繼加入陣容,連目前就讀高雄縣中山工商的十七歲小女兒瑋萱,也常利用課餘接案,替遺體美容。
經戴金逢訓練,兒女都有獨當一面的控場能力,平日接案量多時,五個人即分工替不同個案服務,如案量少則全家總動員,協助喪家從容料理後事之餘,也以同理心關懷、安慰遺屬,大女兒幸芷處理永安鄉一名車禍身亡的少女時,火化後仍連續十二天到府慰訪,他們因而與家屬變成要好的朋友。
提起加入這行的因緣與感觸,戴幸芷表示,她高商畢業後到台北一家統一超商當店長,一度打算當藝人助理,投入五光十色的演藝圈,當時父親突然告訴她公司缺禮儀師要她考慮。
戴幸芷雖然對殯葬業不排斥也沒興趣,就在抉擇前夕,竟夢到外公遺容,而外公不久也往生,經歷此事後,她心想老天可能要她做這行吧!
之後,她鼓起勇氣跟著父親到告別式場見習,儘管戴著手套,但壓根兒不敢碰觸任
何殯葬品,父親見孺子不可教,搖頭說「唉,妳真的不行」,沒想到父親這句話反而刺激她入行。
服役後即跟著父親跑場的戴榜晏,指自己的生活才是真正的7-11,「全年無休,連交女朋友的時間都沒有。」目前戴榜晏一個月收入在六萬元上下,但戴金逢說,因為每一起個案往生的時間、地點均不同,不論深更半夜或遠在恆春,一接到通知就得趕往接體,而家屬對葬儀需求各異,協調、應對相當吃力。
戴家人說,新近殯葬業炒得火熱,外界以為是門高薪行業,其實個中辛苦不足為外人道。他們認為,秉持「視死如視生」的信念,服務亡者走最後一程,得憑良心、正念才能賺得福緣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