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日本第一起因為核電設施核災而直接造成死亡的記錄,亦即一九九九年九月發生於東海村JCO的臨界事故,鮮明地描述被曝員工大內久的病狀變化及醫師團治療詳細經過。日文原書名是「逐漸腐朽的生命」,亦即生命逐漸腐爛的過程。輻射無色無味無形,若不是核彈或像車諾比核災般有連爐心爆炸,較少當場死亡或急性死亡的例子,但遭大量中子束曝照後,大久抗病至死亡的過程,確實讓人感受到輻射的恐怖,大內右手的變化照片令人毛骨悚然,最頂尖的醫學對輻射曝照根本束手無策。
怎堪色身銷蝕
這本書讓人想一口氣讀完,之後全身戰慄不已,心情非常悲憤、無奈,無法理解即使發生這樣的悲慘事件,人類為什麼還是無法從生命的觀點來思考,立即放棄這種野蠻的發電方式?透過冷靜的敘述,作者將本書以易解、多重角度的方式,呈現在讀者眼前;這是一本優質著作,鮮明地陳述了整個醫療過程,身為同業,我覺得非常感動與敬佩。
普通人的染色體不容易遭毀損,但遇到輻射,人體的基因、內臟、黏膜等會遭到破壞,不完整、潰爛,好像從內側開始溶化般,剝奪人的免疫與再生能力,即使年輕的大內還有堅強的求生意志,卻很無奈,只要喪失再生能力,再高明、頂尖的醫學也束手無策。即使有家人義無反顧的支持,本人生存意志再堅強也沒用,付出再多也是徒勞無功,生命就這樣腐朽、逝去。
大內的妻子最後寫給醫生的信裡提到,人總是會出錯的,這樣的核能慘劇會反覆發生;這似乎是預言了福島核災的出現,但核災本身並非因預言而來,而是核電本身就不是安全的,核災隨時可能發生,尤其在地震頻繁的日本或台灣等東亞地帶國家。
核電不容許失敗,一旦失敗,就無可挽回,最殘酷的現實往往都是最末端、基層的核電員工在承受。也因此,大部分事實都被擁核者掩埋在歷史的角落裡,誰也看不到。
千萬記取教訓
如此慘痛的事故,理應為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現實上日本人或世人都沒有記取廣島、長崎、車諾比或JCO事件的教訓,現在福島及周邊地區兩百萬人為了輻射污染而受苦受難,擁核的日本政府能做的有限,其實也是束手無策,不論大小核災,不論涉及個人或整個地區,人類都是莫可奈何的。
希望有更多人藉由閱讀這本從生到死的記錄,進而重新認識核能的恐怖以及核電、核災的真相,才不會讓更多人白白犧牲。東海村JCO臨界事故中,發生核分裂的鈾重量僅有千分之一克,廣島原子彈是八百公克的鈾,而現在每個原子爐裡的鈾燃料是五千顆廣島原子彈的分量,核電的危險性遠超過核彈。現在核電的安全神話早已崩潰,體認到輻射外洩的恐怖,為了自己,以及不應再留下劇毒核廢料給子孫,台灣人、日本人或世人都應該有另一套思維來面對。
輻射的傷害或核災都超乎人類力量的極限,核電當局或現場卻完全喪失生命的觀點;這本書讓人反省了自己對於核災及輻射傷害的無知,連主治醫師在大內死亡後也沉痛地感受到,核電防災現場是輕視人命到極點。即使災後,日本對於福島周邊居民遮蔽資訊、健康照顧有限,許多人依然在高輻射污染環境下生活。因此,今後再也不能那麼無意識地容許核電設施存在我們的身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