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型式的比賽,有輸有贏;沒有永遠的贏家,或是永遠的輸家。贏了,固然可喜,努力獲得呈現;失敗了,何嘗又不是一種再進化、再學習、以及經驗的累積,進而再將失敗轉化成下一次挑戰的資糧。
其實,人生也是如此,沒有永久的順遂,也沒有永久的坎坷;遇到挫折 時,選擇面對、檢討、改進,成功才可能有望。
《西藏生死書》有一則故事,大意是這樣的:「有一個人走在街上,路過人行道時,掉入洞中,那人迷失了,認為不是自己的錯,費了很大的勁才爬起來。
再經過那條街的時候,他假裝沒有看到那個洞,結果還是掉了進去,更不覺得那是自己的錯,所以又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爬出來。
第三次經過時,他看到洞在那兒,也知道掉入洞中是自己習氣的關係,更明白是自己的錯,爬出來之後,曉得繞道而過了。」
錯誤、失敗、輸了,並不可怕、可恥。可怕的是,看不到自己的缺失,如同書中那個人掉入洞中一樣,沒有檢討、改進,勇敢面對;其實,生命的精采就在於此,在轉變中,活出多采多姿的人生,在錯誤中,捕捉稍縱即逝的感動與淚水。(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