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記者李惠仁八年來鍥而不捨地單兵作戰,讓禽流感防疫漏洞攤在陽光下,不僅讓政府防疫體系汗顏,擁有豐沛資源的主流媒體,也該自省真的有善盡為民喉舌、守護正義的媒體天職了嗎?相信這對許多懷抱理想,卻又在險惡的媒體環境中隨波逐流的記者而言,無異是一記悶棍。
所謂悶棍,是指媒體與記者並非不了解媒體作為社會公器,報導應與民眾息息相關,而非今天誰愛誰,明天誰又不愛的八卦緋聞,與裸體、屍體等充斥,但問題是,放眼台灣媒體密度之高、商業力介入媒體之深,及競爭已到割喉地步的媒體環境,那家媒體敢聘用李惠仁?即使真有媒體有guts,但有那家媒體負擔得起八年跑一則調查新聞的記者呢?
我並非為台灣某些長期失職、失責、失序的媒體開脫,而是台灣市場太小、媒體太多,在惡性競爭下媒體經營困難,致使許多懷抱理想的記者,多只能被迫追著例行性新聞,及面對排山倒海的公關稿、置入性行銷,好一方面填充版面,一方面又替報社賺錢,那來的時間進行吃力不討好、費時費力費錢,卻是真正符合民眾需求的調查報導呢?
或許只能期待台灣民眾早日清醒,捨失職、失責、失序的媒體,而就盡責、自律的媒體,逐漸改變台灣的媒體環境吧。
蔡鴻濱(嘉縣大林/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