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 為何以我之長卻示人以弱?

張作錦(聯合報顧問) |2012.03.01
982觀看次
字級

兩岸交流頻繁,雙方記者到對岸駐點採訪已行之有年。但因為不能互設辦事處,所以記者不能長駐,只能以個人身分到對方採訪,每次三個月,最多延簽一次,期滿就要回防另換他人。不能常駐的結果,導致很多採訪計畫無法持續,前後任不能銜接工作,連最基本的人脈關係也跟著中斷。

大陸駐台記者日前向台灣同業提出抱怨。他們說,連家人生病都不敢回去探視,因為往返簽證太麻煩了。

這不僅是大陸駐台記者的苦惱,台灣駐大陸記者的境遇也完全相同。

不便的是新聞界,但受損失的是有「知的權利」的公眾。

那麼,為什麼要這樣折騰、這麼苛刻,而不能彼此在對方常設辦事處呢?原因是,我主管方面希望大陸能在新聞採訪自由和資訊傳播自由上像台灣一樣開放,而不願僅著眼在常設辦事處技術層面與對岸交涉。

平心而論,比起十幾二十年前,大陸官方對「境外」記者的活動空間,已拓寬很多,「管理」上也放鬆不少,但從一個新聞自由國家標準來看,仍然是處處設限。就拿兩岸新聞交流來說,台灣可隨時而又充分的接收到大陸的資訊,但大陸民眾卻無管道接收台灣媒體的報導。我方認為,這是不對等的,要求對岸先在新聞資訊的內容控管上有整體的改善,才有互設採訪辦事處的談判基礎。

這樣的要求對不對呢?非常合理。但對方能不能做得到呢?短期還看不出有此可能。眾所周知,大陸是個一黨專政的政體,而國家又廣土眾民,「治理」不易。執政者為了維護政權的鞏固,對資訊的流通控制極嚴。他們對內部「自家人」的媒體都嚴密掌握,毫不放鬆,怎會容許「境外」記者自由採訪、報導,而又「出口轉內銷」?

但是台灣可以單方面「讓利」給大陸。不管大陸如何做,台灣可逕行開放讓大陸新聞界在台設辦事處,常駐記者,自由採訪。因為台灣的新聞自由度本來極高,民主體制又極健全,禁得起任何地區記者長期或短期的觀察與檢驗。我們這樣做,對自己無損,卻可在國際輿論上得到好評,使對岸記者受到感染,也給大陸官方一個省察的機會。新聞自由本是台灣一項可以傲人的資產,為什麼以己之長卻示人以弱呢?

說到這裡,想起日前新加坡和台灣的一件「糾紛」。

我國防部長高華柱不久前率團密訪星國,民進黨立委薛凌告知媒體因而曝光。星方認為違反兩國保密協議,派台灣代訓的「星光部隊」指揮官到我國防部宣讀抗議書,聲明中斷雙方軍事合作。

中、星雙方素稱友好。台灣在國際上孤立,一直獲得星國支持。而在兩岸之間,星國也長期扮演信使和調人角色。凡此種種,我們都十分感念。但高華柱事件,是在野黨民代洩密,非我政府洩密,星方似嫌「小題大作」,不免令人難堪,亦有失友邦相處之道。

我們感謝星國過去數十年對台灣雪中送炭的好意,對李光耀資政領導下星國所獲得的各種驚人成就,也十分欽佩,但春秋責備賢者,不容諱言,星國是一個言論和資訊不太自由的地方。台灣從前也是,但那已是過去式。現在的台灣官方已不能再過問媒體或民代說什麼了。星國不可「以己度人」,更不能要求台灣再走新聞管制的回頭路。

這些方面,我們是有自己的立場和理由的,卻未見當局向星國有所交涉和說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