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造像經過唐、五代、北宋的興盛之後,到了南宋末年時已漸漸衰退式微。到了元代時,由於統治階級崇信密教,使得中原的佛像開始注入了西藏密宗的風格。又因密宗佛像的形式與中原佛像不同,朝廷在京城設立「梵像提舉司」,並在「匠作院」中分設石、玉、木、瓦樂局,專司雕塑之作。此外,還從西藏特別請來尼泊爾造像高手阿尼哥、阿僧哥等人從事佛像的製作與指導。

因此元代的銅佛造像雖然傳世不多,但由於造型特殊也很容易辨識。比較特殊之處是:
1.身形比例接近真人七等身。
2.胸前的瓔珞常作雙U字形環繞一圈,猶如東南亞的風格。
3.菩薩兩肩側飾長莖蓮花者,比之明代則較少見。
展期:即日起至3月18日
展地:佛陀紀念館本館2F(佛光山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