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國大陸國家開發銀行將在五年內,對台商釋出三百億元人民幣(折合台幣一千兩百萬元)開發貸款,這項措施使我國銀行相當心急,擔心會失去對台商的融資生意;而有部份業者則認為,大陸這項措施,是要台商不要再根留台灣。
大陸聯貸市場前五名為中國銀行、農民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和法國巴黎銀行。大陸的公營行庫和外商銀行已是跨國籍廠商在大陸融資的重要管道,若大陸政府再對台商是出三百億元,那台資銀行將無用。
台灣已有許多家銀行,如彰銀、合庫、華南、第一、土地銀行、國泰世華及中國信託商銀航都已達到登陸設立分行的標準,但因兩岸政治僵局,台資銀行沒有管道可以申請登陸。
而台商需要台資銀行,可以開立擔保信用狀,但現今在大陸的台商已可以在當地借貸,如上海、北京、廣州等一級城市的台商,放款融資不必再找台資銀行。
我國銀行業者估計,在這個三百億元人民幣的釋出效應下,台資銀行如果再不登陸,將可能失去台商生意。但外商銀行業者卻認為,台資銀行就算現在登陸,已失先機,要拚上外商和大陸同業,恐得花更多資金和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