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師大商圈因擴張快速,衝擊居民生活品質,引發反彈,市政府即將開鍘,演變成商家生存權與居民生活權之爭!部分師大商圈店家昨天發起自律行動,將自行拆除龍泉街的側懸式廣告招牌,並以靜坐方式,希望北市府不要「趕盡殺絕」,也期盼與居民對話。但師大周邊三里居民組成的自救會並不領情,會長劉振偉態度堅定,要求北市府依法行政,還給居民清靜家園。
守護師大商圈聯盟發言人柯裕佑表示,據他統計,約有七十五家業者,從春節前陸續接到市府公文,指業者違反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自治條例,師大商圈周圍屬於住宅區,八米以下巷道,不能作為商業使用,限令十天內改善,並提出說明,否則「勒令停業」。
柯裕佑指出,市府公文寫的是「八米以下巷道」不能開店,對外卻表示是六米以下巷道,又要業者十天內改善完成,但實際上,店家根本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辦到,且很多店很早就開在既有巷道內,營業多年,現在突然要改,形同讓店家關門大吉。
他說,昨天除了自律行動,首要的訴求是希望北市府不要對商家「趕盡殺絕」,第二個訴求也希望師大周邊三里居民組成的自救會能「高抬貴手」,讓業者與居民有對談的機會。
柯裕佑表示,浦城街及龍泉街店家已著手自發性拆卸招牌,以利消防車進出,昨天再到知名小吃燈籠滷味拆招牌,另外約有四百多人出面,會戴上口罩靜坐,以「不抗爭、不吵鬧方式」表達訴求。
部分業者指出,之後的「自律行動」還包括晚間十時熄燈、十一時清場,撤出所有員工、客人,另外排班,分為下午、晚上兩個時段,在人潮散去後,撿垃圾維護整潔,確保居民生活品質,別讓師大商圈消失。
對於商家的自律行動,劉振偉表示,自律是遵守公律,也就是法律,這些店家不能遵守法律,又如何自律?劉振偉強調,居民不是反商,但地該區是住宅區,商圈成立在這裡,就是擺到錯誤的地方。
對於業者希望對談,劉振偉說,看到有店家訴求「求生存」,在店門口掛上文宣,文宣印的是拳頭圖案,他氣憤地說,印上拳頭,竟還說要跟居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