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還有許多更須重視的事

黃天汶 |2012.02.10
811觀看次
字級

Makiyo事件讓各家電子媒體嘗到收視率甜頭,於是從早到晚不斷播放相關新聞,連政論節目也做批判,甚至某電視台還另開時段談論。

的確,藝人的不當行為是能引起觀眾的回響(看看網路上鄉民瘋狂的批判就可知),然而,事件在網路上大可發酵,作為社會公器的媒體卻不宜隨之起舞,甚至用大部分版面報導。

Makiyo事件充其量是影劇與社會新聞的集合,台灣還有很多需要重視的問題,需要媒體監督,例如含瘦肉精的美牛開放進口問題,法國知名媒體引述科學雜誌權威《自然》的文章,報導台灣的核廢料有立即危險,環保署打算通過寬鬆的廢棄物回填法案,苗栗縣政府禁止學生學陣頭,標榜MIT起家的網路成衣公司Lativ,發表聲明放棄標明產地,馬總統在公開場合失言,考選部部長開黃腔辭職等。

如果媒體只一窩蜂搶報單一特定議題,雖然賺到了收視率,但長遠來說,卻賠上了國家社會發展,我不知道,有多少利益團體能會利用媒體聚焦Makiyo事件,在檯面下推動對自己有利,卻對國家社會不利的法案。

凡事都該適可而止,Makiyo事件進入司法程序,只要監督司法單位秉公處理即可,實在不應大張旗鼓的報導,形成疲勞轟炸,也不該無限上綱,將風波擴及、遷怒到整個演藝圈,或是上夜店、喝酒的人,那就太OVER了。黃天汶(嘉義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