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過招】 親子的宵夜約會

王瑞琪 |2012.02.02
768觀看次
字級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跟兩個孩子,愈來愈像「室友」,而不像「母子」或「母女」。

兩個孩子都很忙,不管是假日或非假日,他們的「節目」都不少。以前我還會哀怨地對朋友說:「我進入『空巢期』了!」其實,現在的我比他們還要忙:工作、運動、 聽演講、跟朋友聚會……有時候我回到家,已經接近該上床的時間,我這個做老媽的,絲毫沒有愧疚之感,孩子們也沒有任何怨懟。

儘管所有的營養學家都說:「最好不要吃宵夜。」可是,「宵夜時間」成了我們三個人最常聚會的時間。那段時間的場景經常是:我一進家門,女兒就會問我:「有沒有帶吃的?」然後,我們開始分頭找食物。兒子自告奮勇地說:「我來煎蛋。」女兒願意跑一趟超級市場,買一包冷凍蔥油餅或一盒冰淇淋;我呢,負責把冰箱裡「還能吃」的東西來個大清倉……

很快地,餐桌上就擺滿了豐盛的食物,三個人吃吃聊聊,非常開心!不過,這樣的場景怎麼看都不像傳統的「親子」關係,我覺得我們比較像「室友」。

這種時候我從來不問:「上網多久啦?」之類的掃興話題;我相信他們會自律,就算偶爾有脫軌情形,也不必太緊張。吃宵夜的時候,我們就只聊聊八卦、談最近的計畫、提出需要別人「支援」的事項(例如:「明天早上九點,一定要叫醒我喔!」)氣氛融洽、身心皆飽足。

這種感覺,讓我想起當年在大學宿舍裡的情景;室友們各自去約會,宵禁之後回到宿舍,帶食物回寢室一起分享,一邊大快朵頤,一邊天南地北的聊。嗯!我的家現在就像一個小小的學生宿舍,大家各忙各的,卻又互相關心,經常溝通、談談心事,必要的時候也能相互支援;最棒的是,我們能夠彼此尊重,不干涉別人的生活方式。

曾經有個好友聽我這樣形容,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妳這個做媽的都不管他們啊?」我笑著說:「你覺得『管』了就會有用嗎?」別說青春期的孩子根本懶得聽你囉唆,就算他們表面上不反駁,也很可能陽奉陰違(等你不在的時候,嘿嘿嘿~~)這樣的「管」有什麼意思?徒然破壞親子關係。倒不如大家開開心心的,你所說的話,孩子還比較容易聽進去。而,在平日就慢慢建立好的價值觀(例如:讀書是為了自己而讀的、上網太久會眼睛疲勞等等),孩子自然就會管理自己。

根據三十年來的心理諮商經驗,我可以篤定地說:一個被「愛夠了」的孩子,通常也會愛惜自己,不會有太離譜的行為。我們做父母的,有時候實在不必「管」太多呢。

最近我發現,我跟我家孩子們的感情比以前的任何時候都要好!想來想去,大概要歸功於:我們現在的關係型態是「室友關係」,而不是「母子關係」。

(作者為國內知名心理諮商師,本專欄於每周四見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