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童 捕捉溫馨巴格達

 |2012.02.02
1462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名老者正蹲在堆滿書的書店中尋寶;太陽緩緩升起,為一棵棕櫚樹籠罩上美麗光暈;大人帶著孩子在「人力摩天輪」上嬉戲;穆塔納比大街上的咖啡館裡,擺放著一杯誘人的飲料,人們坐在桌旁談天……,家住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八歲小男孩卡馬爾‧哈希姆(Qamar Hashim),以這些攝影作品得到伊拉克攝影組織Iraqi Society Photographic(ISP)認可,年紀小小已獲得多個攝影獎項,有望成為世界金氏紀錄保持者。

提起巴格達,不少人腦海中的第一印象是軍隊、鮮血和殘垣斷壁,但八歲的哈希姆關注的不是這些,也不把時間花在戶外運動或看電視上,他常常帶著相機四處走,花上幾個小時,在城市中尋找溫暖人心的畫面,用照片表達出伊拉克人努力生活的不屈精神。

哈希姆的父親是一名攝影記者,受父親影響,四、五歲起模仿父親攝影,透過窗戶拍攝駐伊美軍的照片。「我不確切記得第一次拍照片的樣子。不過,我記得拍過底格里斯河、海鷗、鳥、老房子和歷史遺蹟。」哈希姆說:「攝影非常重要。它記錄生活,凝固時間。我們可以(透過攝影)展示城市、生活和人……我想說,透過我的照片可以看出:伊拉克是一個值得珍愛的地方,伊拉克人非常和善。」

談到迄今為止最滿意的照片,哈希姆說:「我最喜歡的是穆塔納比大街上一名賣書男子睡覺的照片,還喜歡蜜蜂停在一朵玫瑰上的照片。為拍這張照片,我追著蜜蜂跑了很久。」

當被問及對美軍撤離伊拉克有何看法時,哈希姆說,他未出生之前,美軍炸了他們居住的地方,幸好他的家人安然無恙。現在他相信伊拉克將會欣欣向榮,他非常喜歡自己的家鄉。「我能預見到,伊拉克將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