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得天獨厚有絕佳的溫度、濕度、空氣、陽光,可以孕育栽培出品質極佳的香菇。

閒逛在短短的菇街上,每一家店賣的商品大同小異,一個個大透明塑膠袋裝滿香菇、蘑菇、木耳、金針……,店員熟練的吆喝著,遊客圍在櫃檯前試吃,我也湊熱鬧跟著大夥兒品嘗,店員見我兩手空空尚未有戰利品,便殷切的招待我喝水果醋,吃完燥熱的菇再喝杯酸澀的醋,還真是絕配呢!
最後,我買了銷售第一的人氣商品「素肉乾」,它是用香菇蒂頭做的,吃起來真的很像肉乾。
有一家店鋪在騎樓放置數盆杏鮑菇而且還是活的,這可新鮮了!徵得老闆同意後拍張照。老闆熱心解說杏鮑菇的種種,我也沒讓他白費口舌全買了。心裡已想好自己留下兩盆,其餘送給好友,我猜好友跟我一樣,曾經在市場買過杏鮑菇,但應該也沒見識過還能繼續長大的活菇。這樣的伴手禮實惠又有趣應該是討喜的吧!
我按照老闆教的方式養這兩盆活菇,拿尺丈量真的長高了○點四公分。第一次採收其中的一根,我將杏鮑菇切滾刀厚片,加入枸杞、蔘鬚一起燉,杏鮑菇咀嚼在口中,先生形容口感像極了鮑魚。
第二天再採收另一根,切絲和紅黃椒、苦瓜、蘋果冰鎮後,拌入和風醬再撒些堅果、葡萄乾,做成一道健康的沙拉,女兒最喜愛這種吃法,她建議我,杏鮑菇熱量低要多加一點。
第三天又採收兩根切塊狀紅燒,兒子很捧場地多添了兩碗飯。
平日多半外食的我家,因為這兩盆活菇,讓我待在廚房的時間比以往多了,切切炒炒洗手做羹湯其實不難。女人一靠近爐灶就十八般武藝全都展現,是天職也是傳統,只是要做不做或愛做不做罷了。
果然如老闆所言,活菇採收的樂趣遞減時,它也正好結束生命不再生長。原來農人也要懂得心理學,要讓活菇的生長期配合不懂農事的遊客三分鐘好奇的熱度,真是用心良苦呀!
先生很了解我的習性,知道我不會就此罷休,還會迷上一陣子的活菇樂,隨時stand by等著我邀他再去一趟香菇的故鄉 ─ 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