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柳昭蕙
曾風靡全台的社群網路遊戲「開心農場」,帶動一股體驗農場熱。究竟在農莊裡藏著什麼樣的魅力,一群來自十八個國家的大學生,首次接觸到台灣中部豔夏的陽光,一起捲起褲管,親身體驗竹農的採筍工作,感受竹文化的嗆辣魅力!
大學生 走進青竹大觀園
一踏進青竹林園區,同時觀看到百餘種竹子,學生們無不大開眼界,更別說餐廳中早已等著他們品嘗的全筍料理,即使筷子用得尚不熟練,也已急呼呼雙手並用地吃起竹筒飯。
用餐後,學生們戴起竹斗笠、背起竹筍簍、點燃蚊香盤、帶好砍筍刀,全副標準竹農配備,在導覽員帶領下,朝「八通關古道富州支線」前進。但對這群遠來學子而言,八通關古道這樣的山崙小徑,簡直可用踩平地來形容,不僅走得臉不紅、氣不喘,更有小女生穿著細帶高跟涼鞋一路往上爬!
砍竹筍 全副武裝習竹農
八通關古道西起林祀埔(今起南投縣竹山鎮),經大水窟、鳳凰山東埔溫泉、八通關大草原,越秀姑巒山而抵花蓮璞石閣(花蓮縣玉里鎮),全長約一百五十二公里;古道建於清光緒年間(西元一八七五年),由當時的總督吳光亮率領飛虎軍,橫越中央山脈,歷時十個多月完成,是台灣第一條橫貫東西的越嶺道路。
到達麻竹林前,竹農阿伯點燃備好的紙錢素香,帶領大家一起祭山神,祈求今天的採筍活動能平安又豐收,此時,許多外籍學生也入境隨俗地合手祭拜。在阿伯的指導下,不久即聽到學生興奮地大叫,已經成功砍下了大竹筍,雖然不是人人有獎,也沒有滿載而歸,但是學生們還是很興奮地人人輪流和比人還高的大麻竹筍合照。
剉筍絲 揉捏竹筍地瓜包
除了享受到親手砍竹筍的樂趣,望著眼前的成堆豐收的麻竹筍,還有更刺激的「活」在等著;想吃竹山最富盛名的竹筍地瓜包嗎?得自己動手來!市售的竹筍地瓜包,常以地瓜粉直接做成外皮,而我們做的竹筍地瓜包,可是道道地地的竹山地瓜蒸熟壓泥後當外皮,再包覆我們親手剉籤的筍絲和肉泥,還可捏造出個性化的夢想形狀!
第一次嘗試自己動手包「地瓜竹筍包」的學生,在指導阿姨的調教下,學習速度極快,一下子就能從指尖的觸感中感受地瓜粉皮的勁道,並且知道可以包多少的餡才不會破損,不過也把筍包課當成捏陶土課了,沒一會兒,奇形怪狀的竹筍地瓜包在手中成型,再請廚房阿姨蒸一下,就成為最佳點心啦!
(更多精采內容請閱青輔會《小旅行大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