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岸詩人企業家黃怒波歷經一波三折的冰島買地被拒事件後,換個柔軟心情,帶著長篇詩作上周來亞洲與華語詩人以詩會友,此外,《7+2登山日記》獲選「二○一一中國最美的書」,下個月也將赴德國萊比錫參加「世界最美的書」評選。
「駱英」是黃怒波的詩名,山頂讓他詩興大發,在世界七大高峰以及南北極探險足跡中,他以詩歌語言對內在衝動與外在險境進行搏鬥:「我在海拔八千公尺高度的時候,可能只有八、九歲小孩的智力,腦子想半天也集中不了精力,下筆很慢,但那時寫出來的詩歌非常具有現場感。」
這位名列富比士的財子,在宣傳部當小職員時,被契訶夫一篇《小公務員之死》驚出一身冷汗才改行。那年,他三十歲,充滿冒險欲望的的本質使他對公務員生活感到心寒,「坐在桌前,看著比自己年長的老同事,就能看到自己二十年、三十年後的模樣,」於是他選擇辭職,歷經坎坷,直到一九九七年到宜昌蓋住宅,到山西蓋賓館才賺到第一桶金。
中國房價飆升後,黃怒波轉型去安徽宏村重整原鄉文明,這一決定,命運大扭轉,竟列名富比士富豪榜。企業轉型最艱難那幾年,黃怒波開始愛上登山,辦公室走廊整整齊齊排列著登山行頭:穿舊的鞋子、用過的鍋灶、空的氧氣瓶、磨得發亮的手杖,牆壁上貼滿登山照片及小紙條,每天上班走過這,都像是經歷一場閱兵。
「我還養了四隻金剛鸚鵡、兩隻猴子和一隻兔子,一樓還有三隻短毛貓,一天中的許多時光在這裡度過,餵餵零食、說說話,」黃怒波認為,與動物相處,能體會到難得的寧靜和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