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間社記者陳秋玉
【人間社記者陳秋玉台北報導】佛光山台北道場七日為護法委員舉行接心懇談會,讓逾千位與會民眾興奮又感動;各弘法單位報告卓越成果,大會同時也頒發新增功德主證書,和表揚多位《人間福報》傑出推廣人。
台北人間大學提供六個節目熱鬧演出,松鶴學苑最高年齡九十五歲的長者,跳起舞來超吸睛;用音聲傳遞佛法的青年歌詠隊的勁歌熱舞,使現場掌聲不絕於耳。
「非常感謝你們對佛光山的護持,只要有佛法的地方就有你們的擁護和支持。」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署理會長暨台北道場導師慈容法師致詞表示,佛陀紀念館歷經十三年的籌畫、興建終於落成,佛陀紀念館的完成是大家熱心的護持,他強調義工一生當中,最少要有三次到佛陀紀念館為人服務,接引國內外來參訪的信眾,同時抄寫《心經》的活動還會持續。
台北道場各弘法單位也報告工作成果,香海旅行社執行長依照法師表示,香海旅行社以服務信眾為前提,結合佛教與休閒的知識旅遊,受到大眾的認同而逐漸成長。
《人間福報》社長妙開法師表示,讀報教育已走入五百所學校,二十萬師生因閱讀《人間福報》,讓孩子遠離校園暴力而力行「三好」。去年十二月一日開始的佛祖巡境全民平安活動,到今年一月一日佛館落成系列活動的報導,使《人間福報》大受歡迎。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副祕書長如彬法師播放影片,闡揚四大宗旨的弘法足跡,有天災雨患的援助,各種活動的弘揚,都在發揮菩薩精神。
台北道場住持覺元法師表示,一百年度佛光緣美術館台北總館計有六萬人次看展覽,「生耕致富系列講座‧論壇」十二場次,有三萬六千人次受益,專業人士和普羅大眾都受惠。他宣布,台北道場將提升講座層次,舉辦整年度每月一次的圓桌論壇。覺元法師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護法委員在護持當中,都是福慧的增長。
心得分享時,護法信眾陳鄭秀子說,她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感動大師用生命建造佛館的精神,呼籲大家「來做佛館的護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