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過招】感謝孩子會頂嘴

王瑞琪 |2012.01.05
906觀看次
字級

若干年前,我為一本書寫過「序」,那本翻譯的教養書談的是孩子頂嘴的問題,顯然作者及編輯認為應「去之而後快」,我卻完全反其道而行,寫了一篇名為〈感謝孩子會頂嘴〉的序文。很多人光看題目就覺得不解:孩子頂嘴是好事嗎?為什麼值得感謝呢?會不會是我的運氣好,還沒碰過很「厲害」的小孩?還是當年我的孩子年紀小,我這做媽的沒嘗過什麼苦頭才會講這種話?

是的,我相信孩子有話就說是好事,哪怕是以「頂嘴」的方式說出來。孩子年幼時我這樣鼓勵他們,直到今天,兩個孩子都成年了,我還是秉持著這樣的原則,歡迎孩子大鳴大放。

這件事其實用邏輯來思考就可以想通了:孩子儘管是你生的,他(她)還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定會有自己的想法,假如他(她)有自己的想法,我們當然希望他(她)說出來,否則,孩子長期受到打壓,很可能自信心愈來愈低,也可能漸漸養成緘默的習慣,甚至衍生更嚴重的心理問題,這絕對不是我們樂見的。

很多父母親自己從小受到權威式的教育,習慣聽從長輩的話,也許自己從來沒有「頂嘴」的經驗,也因此,聽到孩子頂嘴的時候很不習慣,甚至會非常生氣。在這種時候,我的建議是:父母應該把孩子的發言想成「發表意見」,而不是「故意作對」,或許就不會有這麼多負面的情緒。

我曾經想過,很多父母親之所以不喜歡孩子頂嘴,可能是因為:孩子頂嘴(發表不同於父母的意見),你就得去處理那個「不同」的意見,這顯然有點麻煩;其次,孩子年齡還小、說話的技巧不佳,聽起來可能很「嗆」,讓人不舒服。

前者其實就是民主的過程,家庭也是一個小社會,每個人都有發言權,事情可以照多數人的意見來處理,但還是要尊重少數的聲音。後者更是可以改進的;我們真正要注意的是那些談話的「內容」,而不要因為他們表達的「形式」而錯失了寶貴的內容。

現實一點來看,讓孩子把想說的話都說了,我們才有機會跟他對話,才有可能進行深入的溝通;為了開啟對話的窗口,忍受一些粗糙的表達,我覺得是很划算的。你甚至可以這樣想:孩子敢頂嘴(表達跟你不同的意見),表示他(她)跟你的感情夠深厚,夠有安全感,這不是挺值得欣慰的嗎?

假如我的孩子一直以來都是唯唯諾諾、聽話得不得了,我反而會擔心我的孩子是不是欠缺主見,沒有自己的想法。是的,我寧可孩子「不聽話」,也不願意他們什麼都不說,但卻在心裡默默反抗。

你的孩子也會一言九「頂」嗎?你常為了這件事傷神嗎?不如轉換思維方式,欣賞孩子敢言的勇氣吧!

(作者為國內知名心理諮商師,本專欄自即日起於每周四見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