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專家認為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規範不夠,天主教樞機主教單國璽以罹患肺腺癌的經驗,感受到環保的重要,呼籲國人、政府,為了全民健康,應重視空氣汙染、環保議題,讓台灣將來還有可以居住的環境。
醫界、環保團體舉辦「細懸浮微粒PM二點五對國人健康影響與對策」座談會,要求總統候選人表態,說明確實的管制政策。單國璽應環保團體之邀預錄影片,發表他對立法保護環境的看法。
單國璽指出,他最早在彰化服務,一九六三年調到花東海岸,過了感覺最舒服的十二年;轉到高雄後,因工業區大,不用儀器測量即可感覺呼吸的不順暢,人很容易累,退休後接受檢查,發現罹患肺腺癌第四期。
單國璽強調,空氣、水、土壤與生命有密切關係,無論是執政者還是總統候選人,都要有一定的政策、遠大的眼光,控制環境汙染,維護環境就是維護生命健康。
公衛學者、小兒科及婦產科醫師提出相關研究,台灣細懸浮微粒二點五暴露與心血管疾病死亡、住院、急診有關,也與氣喘急診相關。因其容易吸附有毒有害物質 「一路到肺部去」,造成成人、嬰幼兒呼吸道疾病、肺功能下降、氣喘與過敏、慢性咳嗽、慢性氣管炎;新生兒早產與出生體重過輕機率增加百分之五至二十五。台灣肺腺癌增加比肺上皮細胞癌快,應與空氣汙染高度相關。
前環保署長陳重信表示,環保署訂出明年應達到的標準雖與美日相近,但「並不嚴格」,無法保護民眾免於空汙影響健康。美國每平方公尺平均人數六十人,我們是六百人,在人口密集地區甚至高達五千人。
單國璽認為,立法控制環境汙染,現在可能沒有太多成果,這就像當初提倡禁菸一樣,一開始會有很多人反對,後來大家慢慢地意識到禁菸的重要,公共場所就沒人抽菸了;環保也一樣,全民要有環保意識,政府立法配合,相信將來台灣還是個居住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