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項新出爐的調查報告顯示,台灣學童使用手機的比率,比六年前增加兩成以上,也因手機功能不斷翻新,除了講電話,學童還會發簡訊、聽音樂、拍照及錄影;使用時間也愈來愈長,約有四成學童出現手機成癮現象。
兒盟昨天公布「二○一一年台灣學童手機使用狀況調查」,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表示,國內學童使用手機的情況有三多:第一是手機多,一半以上的國小五、六年級學生都會使用手機,更有高達七成的國中一、二年級學生使用手機。
第二則是手機用途多,孩子常用手機,並不是講電話,反而是使用其他功能。此外,手機固然方便,但若花費太多時間,恐怕也會影響學習。
第三則是花太多時間在手機上。調查顯示,四成五學童認為,自己花太多時間在手機上,四成學童甚至出現手機成癮徵狀,出門沒帶手機,就會緊張,或是邊吃飯邊用手機打電話、玩遊戲、傳簡訊、上網。
王育敏表示,兒盟最近也接到家長投訴小孩回覆性暗示手機簡訊,結果電話費高達一萬多元;也有家長擔心不設防的手機讓孩子下載限制級圖片或遊戲。
王育敏強調,家長應該陪孩子一起建立SMART手機使用習慣,包括健康的手機使用方式、和子女約定手機使用規畫;學校則要正向看待學童使用手機的現象,並加強教育。業者也必須正視學童使用手機衍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