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百零一年學測將是依據「九五課綱」的最後一屆,建國中學老師曾政清、北一女中老師任維勇、補教老師許哲都認為,一百零一年學測數學科難度應該和一百年差不多。曾政清和任維勇提醒,要配合考試當天作息調節生理時鐘,也要注意念書效率。
曾政清表示,學測較重要的章節在機率、統計、指數與對數、多項式,有鑑別度的考題多從這些章節命題。他舉例,機率常結合日常生活和排列組合觀念;統計要弄懂信心水準和信賴區間;指數和對數要明白圖形意義;多項式的綜合除法、餘式和因式定理務必熟練。許哲指出,多項式的根與係數關係、勘根定理、二次函數極值結合圖形也很重要;另外,解不等式、最高公因式的計算難度高,考生要再多熟練。
近三年命題比重很高的三角函數,在一百年學測就出了四題,許哲認為,正弦定理、和角、倍角、半角公式,還有情境式的三角測量會有很大的命題空間。圓與球面在一百年也考了三題,圓與直線關係值得注意。
生活時事題部分,許哲表示,複利公式可結合奢侈稅計算,或考優惠房貸延長後的利息增加幅度,核輻射半衰期可能結合日本福島核災;如果考總統大選的民意調查,考生不要混淆信心水準與機率。排列組合常以生活化題材或圖形出題,如果總數不多,可慢慢列舉再觀察規律性計數,機率則常常直接考期望值。
許哲建議,整合相關單元一起讀,例如數論和多項式、排列組合和機率、數列級數和統計。曾政清提到,空間、向量、平面方程式的觀念常變成綜合考題。三位老師都建議,考前兩周要好好演練考古題,找到「做數學題的感覺」,也要注意時間分配與身體健康。
(系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