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高燈立台北報導】茶禮,是中國傳統禮儀表徵,為彰顯傳統茶文化的價值。由台北市政府主辨的「台北茶文化博覽會」,一日在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李斌及台北縣文化局長朱惠良聯合舉行開壺儀式,象徵著「世界茶風情」的茶文化,聚焦大台北。
台北茶文化博覽會,六日至十日在台北市的小巨蛋舉行,內容除了台茶各種茶葉外,還有日式抹茶、西藏酥油茶、韓式包茶、印度拉茶、英式紅茶等茶人齊聚,呈現茶的多元文化產業與價值。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李斌表示,這次的茶文化活動可說是歷來規模最大、最完整的一次茶文化活動;內容含括靜態的展覽、演講、論壇等;此外,這次也和台北縣的坪林茶博物館、石碇的特色茶東方美人茶結合;希望從國內外的茶葉展示中,建構交流平台,也讓台茶的特色紛揚國際。
台北縣文化局長朱惠良也在現場強力推銷北縣文山包種茶;他表示,除了台北市的茶博會外,台北縣更是深具人文與產業具合的特色茶種,如坪林的文山包種茶、石碇東方美人茶、三峽知名的綠茶─碧縲春,在日據時期是世界知名的產業,因此台北縣市結合,可先從「茶」做起。
開壺儀式中,最亮眼且具民族特區域特色的「西藏酥油茶」及穿著韓服泡茶師吸引民眾目光。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祕書長索朗多吉表示,西藏酥油茶是從引進中國雲南普洱地區的普洱茶磚,再擠西藏的犛牛奶,再加鹽巴放入茶桶內打勻,即可成為「酥油茶」,這是西藏高原區最普遍的茶飲做法。
專研韓式茶飲泡法的王麗雪表示,韓式茶飲泡法主要以禮為主,其系源於中國漢唐時期引進朝鮮,從此後,成為達官貴族之上流社會專用的待客茶飲,或於秋收慶典之日使用。
她表示,茶在朝鮮地區也是作為祭祀使用,如神、佛、祖等祭祀,都以茶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