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面臨婚變時,也清償了夫家的巨額債務。對一個女人而言,除了青春的消逝外,更多的是不甘與怨懟,當時的失落讓她幾乎失去求生的意志,她結束一手創辦的補習班,一個人飛往遙遠的國度療傷,當下的放空,或許是再次奮起的泉源。
遊歷他國多年後,她帶著另一種心境返國。以前的她,幹練卻也咄咄逼人,或許是過度的自信,乃至傲慢也在無形中隱然而成,對人也漸漸失去柔軟的心。然而一堂生命的課題,讓她幡然領悟,她變得泰然悲憫,當她再度踏入國門時,她不僅獲得重生,也懂得悲憫看待世間的紛擾。
到生命線當義工,是她回國的第一要務,或許明白心傷的人,需要心靈的舵手,幫他們找到指引方向的燈塔,於是她全力投注其中。以前的她以名利為重,也曾因誤解與父母有所嫌隙,回國後她為了彌補以往的怠慢,為熱愛喝咖啡的媽媽,開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館,醇香的咖啡,不以營利為要,而是為了每天泡杯咖啡給老母親喝,偶爾客人心中有所疑慮、憂傷時,此處也成了許多婦女談心解鬱的紓壓地。
她的人生不經意的跌了一跤,卻在傷痛後不斷沉潛,並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找到新生。現在,她放下心中的怨懟,釋懷過去並坦然面對當下。
其實像她這樣的故事,正每天不斷的發生,社會的變遷與人性的丕變,許多的家庭結構也面臨不同的重組,但是不管身處何處,一定要正面看待生命,因為生命都有其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