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行深與照見——深耕生命智慧的行程

陳怡安(怡安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 |2011.12.15
3420觀看次
字級

孔子讚嘆顏回說他「不貳過,不怨天,不尤人。」

能不貳過,必先能全然無防衛地看見、承認和接納自己所患的過。經知過悔過的深度反思,立定決心不再重複此過,於是生命便有所精進。這也正是孔子揭示的「修己以敬」的基本功夫。孔夫子所以被尊稱為至聖先師,不是他不患過,而是能承受人的指錯,不間斷修己,即使要誨人、立人、達人,也得從根本的修己省思起:「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是也。

我們常在遭失敗、逢無常、處困頓、遇挫折時,傾向找理由、尋藉口、搜原因,把一切厄逆,或顯或隱地向外歸罪,不是怨天,就是尤人,讓人相信自己的無辜或被害。但一切自我贖罪的努力,只會更深地戕害自己的良心,摧毀自我生命最深層的價值存在。

王陽明說他經百死千難悟得一道理,一語把它說破:「致良知」而已。良知是人活在天地的莊嚴和真自由的根據。宋儒陸象山說:「我雖不識一個大字,也當堂堂正正還我一個人來。」堂正做人,良心自覺,不就是孟子所體悟而示後人的「盡心、知性、知天」的慧解!

中世紀大思想家艾克哈(Meister Eckhart,1260~1327)曾清楚地點出生命智慧深耕的四大路徑,每一路徑無不都是上天給人的禮物,以慶賀生命的聖性。

第一徑即是正順的存在本身(via positiva)。用基督教的信仰語辭:「人是依上帝的形象而塑,擁有上帝的氣息。」這不正也回應了「人身難得今已得」的喜訊,也可連結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自我尊重和自我肯定。所以人遇順遂的情境時,不可視之為當然而無視上天給人的原善恩惠,要好好地在感恩之餘,湧泉回報給周遭,設法從事利人天的事。

第二徑則是黑暗的厄逆境(via negativa)。所謂「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人生人世的無常本隨侍在側,人太易耽溺在表面的亮麗處,如好景氣的繁榮;有錢有權有財有勢時,常見不到一切的外求外緣,不是永可憑依的真相。無常與厄逆的臨在,正是淬煉和洗滌生命價值的反面恩典。如孔子困於陳蔡,可說全然的潦倒困惑,弟子子路遇此情境,竟然情緒高漲以怨尤的口氣質問孔子:「跟隨了你老這麼長久,君子也要遭遇如此窘窮之境?」孔子心平氣和地回道:「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固窮,便是守得住或可以與厄逆黑暗的逆境為友,相濡以沫,以砥礪更深層的生命智慧。

第三徑稱之為創造境(via creativa)。人生的自我實現,即是不間斷地釋放自己的創造力。尤其遇困境、逢問題,此情此境即是創造的母親。人類大歷史的行程,無不是歷歷在繪的創造過程,請想想你我活到此時此刻,不也正見證著這條走過來的行徑?設若看不到,不是沒有,只怕我們沒珍惜地去點數來時路克服困境後所留下的珍寶。此時代的人的共同氣息似謂之「忙」也,沒時間內看自己,沒時間探求深度,沒時間一層深一層去理解究竟。西班牙哲人Otega說得好:「只有找到真正的問題,才能尋得真正的解決。」看現象背後的問題,解構問題的癥結,是創造力也是自我實現的撫慰。

第四徑叫轉化徑(Via Transformativa)。印度詩人泰戈爾寫道:「靈魂的永遠自由,存在於愛之中;偉大的東西,存在於細微之中;無限是從形態的羈絆中發現的。」心有慈悲,變易可以視為無常的恩典,恰如人生有四季,每一季無不含天啟天德,春天的萬紫千紅;夏日的烈陽熱情;秋節的超越清朗;冬時的松柏長青,一切沒有不好,皆有其蘊含的善意,若能與大愛、大慈、大悲為友,人人可以都是阿信的生命版本。

外在的發生,正需我們做內在的自省,而後可以湧現晶瑩剔透的人生智慧,不怨天,不尤人,才能回歸真我價值,觀自在菩薩因「行深」而後可以「照見」般若,你我亦當如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